The National & Riot Fest

去多伦多当然主要是为了电影节。但发现居然还可以蹭上基友团时也激动地拍桌子了。虽然他们连压轴都不是。

Riot Fest实际是在多伦多郊区一个公园里划出了块“草场 ”来给一群楞子安放青春用的,官推风格特别躁特别年轻朋,一看就是拒绝老阿姨的款。Stars或许还有可能是占个地利,但我就好了奇了为啥还会请The National这种中产团。可巧不巧遇上雷雨天,周五晚上我挂着人字拖趟河去电影院,周六本着踩点和随便看看的心思去大公园,结果下了班车就一脚踩进烂泥地里……是日不得不报废了一双飞跃。

知道舞台效果华丽但没想到是这么华丽!早知如此就应该果断冲到前面去而不是在后面晾拖鞋哪

逛集市时扫了The Civil Wars的首专,【喜欢可是还没看过现场但这个团已经解散】的清单上近两年这个团排在榜首…… T.T 但除此之外这个下午乏善可陈。晚上Fuji错过的The Flaming Lips倒是给补了针鸡血——我看到主唱钻进那个海洋球在几十米的人群头上滚来滚去,看到花蘑菇还有奇奇怪怪不知道什么鬼的玩意跑上去大跳广场舞,还看到流瀑般垂下的镭射灯光衬着前方叠罗汉一样的“Fuck Yeah Riot Fest”字形气球。虽然曲子都没啥感觉,但这样的现场煽动力现在还有几个团能齐肩呢?这癫狂的路线,拿甲壳虫著名的lsd音乐代表作来压轴且算恰如其分吧。

后面压轴的The Cure继续一贯的业界良心路线,唱个没完没了。除了少数街歌比如Lovesong/Just Like Heaven这种,我对他们并不熟悉也不感冒,乘着风凉完成任务式地看完,回城。

其实这年的Riot Fest有不少我喜欢或者曾经喜欢的团,比如DCFC比如the New Pornographers,但时间表一出来就发现悲剧了,想看的几乎全部跟基友团冲突,要占前排的坑那就必然跟Stars和DCFC挥手再见了。Riot Fest场地是类似双主舞台并排紧邻的格局,左边一台演出右边一台就调音,将两场之间的等待时间缩到最短。然而两个台之间的有围栏区隔,也就意味着要占前排位置的话必须得放弃前一场的看脸机会……

我之前还打算周日到了场地再见机行事的,可时间一到默默就赖在双主舞台后方不动了,直接放弃Stars。磨到六点多发现前面一点都不挤啊,妥妥有空档钻到前五排,于是又果断放弃DCFC。相比Fuji Rock,这里的站区离舞台近多了,彼时正是夕阳开始斜沉的点,隔壁台咚咚咚咚咚敲开场曲目I Will Posses Your Heart的时候,我这边正对着舞台顶边一角渗开的胭红夕照发呆。想起几年前在上海看DCFC的时候,Ben胖子瘦了不少,室内气氛适宜,舞台很有活力,喜欢的歌也都唱了,对比起来,这场显得像是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近两年也确实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作品,他们自己都显得兴致缺缺。

但我最喜欢的时刻也总是诞生在这样的氛围里:可以混在人堆里,跟着左右前后摇肩抖腿哼唱几句,跟陌生的面孔眨眨眼、露出微笑,知道大家期待的东西是相同的,好似这样就通过了重重验证,证明我们都是来自同一个次元的好伙伴。是一起的。

Mistaken for Strangers是一部大大增加我对基友团好感度的非典型音乐纪录片。谣传Matt在辞职专心做乐队之前,已经相当于公司中高层了。退出稳定的职场,回归颠簸的路演大巴,相信并不是魄力使然,而是纯粹的天真,不算计。这样的天真,在这样的年纪,我实在钦慕。如果说我觉得AF格外出彩之处在富于情感的编曲,那拥有一颗诗人之心的Matt写出的词正是the National辨识力最高的特质——虽然有时我拉出CD册子细看歌词也会有点吐血。

他们真正出场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在第一次看完Coldplay以后有段时间里我一直以为摇滚乐队出场都会特别豪华特别奢侈,后来看得稍微多些才意识到实际上那是流行乐的出场方式(真不是黑冷耍……)。The National也跟他们的同僚一样,出场即首曲,不说废话,不放烟花,唯有脚边的香槟桶算是他们的特色。

Matt在唱至Squalor Victoria时就已进入半醺状态。不过余辉未尽,令得演出的前1/3段台上都像是加了一层淡粉偏橘的遮罩,他偶尔的狂躁也显得可爱起来。这一场曲目自然以Trouble Will Find Me为主,我对这张的喜爱远不如High Violet,但还是时不时被双胞胎的默契和互动闪瞎。

左Aaron右Bryce,双胞胎各有萌点,Bryce比较攻,但我偏爱软一点更感性点的哥哥Aaron

我站在舞台靠左的位置,大部分时候站在我面前的是Bryce,他酷爱煽动,高举着吉他弹riff什么的,明显有所设计;有时Aaron会跑过来跟他换位,Aaron就比较柔和,多数沉浸在旋律里,偶尔往台下望一眼,再往弟弟那里瞄一眼,然后腼腆地笑一笑,显得很享受。兄弟俩都喜欢在ebay上淘中古吉他,鼓捣出一些绝不会出现在夜店榜单上的流水线音色来,这就像有些味道也只能出自于自家厨房烹饪的新鲜食材。比如唱到I Need My Girl,Bryce掏出了他的蓝色Fender,紧和着每一行歌词的伊始,毫不怜惜地将琴头扣在地板上。琴弦随着板材震荡,带出一种慢镜头般的回响,仿佛空气里可见缕缕蛛丝断裂开来,飘曳一阵,然后缓缓触地。录音室版本并没有这一出。

The National的背景幕墙相比起别家的精心制作来,并不出挑,多是现场的虚化投影,或者一些看不出意义的花纹变化,更像是迷幻的范儿。后来我fo了Bryan的instagram才明白,这正是学平面设计出身的他们的创作风格。现在回想起来,为现场加成最高的当逢England的前奏响起,沉沉夜幕之中,乐队背后突然下起满墙明亮的流星雨,那一刹那,我是真真尖叫了起来(就是这么偶像剧!)。印象之深,乃至于开始琢磨小U指弹时,上手的第一段练习就是这几小节前奏。

Matt大叔依旧是在Mr.November的时候冲下来,一脸董存瑞状直接就往咱身后的人群奔去。
等等……啥?
以前真没见过这样的。
我去。
要不要这么神勇?
娃都那么大了,奶粉钱不用再拼命攒了吧?

然后就相信了,他说有一次跳着跳着跳进一个垃圾桶什么的,应该确实是真事,不是段子……射灯追着他的脸,能看得出额头的发卷已经被汗水打湿。他不是金牙那种委身来接受朝拜的范儿,他弯低了腰几乎跟人面贴面嘶吼着,是困顿已久重归天性的野兽。

跳回台上的时候他好好喝了口酒。然后在唱Terrible Love的时候把副歌部分留给了双胞胎。Aaron抱着琴,唱着“I can’t fall asleep”,没有闭眼。他嗓子真好,带着民谣般的清甜,很动听,很不一样。高潮部分Matt又抓回了主动权,他在离舞台边缘稍远处一遍遍重复着”It takes an ocean not to break”,而Aaron和Bryce分别从舞台两边向中间聚拢,各自高举着吉他一边弹奏一边越走越近,他们背后蹿出一排白色的小型焰火。明亮的焰火越蹿越高,在他俩终于相邻时升至了位于他们头顶的最高处。他俩转过脸,望着我们,一同狠狠拨下最后一次和弦,焰火灭,灯灭。

本以为还会有一首Vanderlyle Crybaby Geeks的,看到这一幕我想到应该是没机会了。Riot Fest毕竟是个小音乐节,他们也不算压轴,演出能有这个长度已经很好了。他们走到一起做最后致意,一点不像是台下有着成百上千人的样子,反倒像是刚刚在家庭聚会上表演完了,正打算让出舞台好好去喝酒、聊天、享受自己的那部分派对。我想起纪录片开头的一句话: The National是一支由亲兄弟组成的乐队。

后面的Metric去年就在HK看过。City and Colour不熟。一看没有拿到setlist的可能,我就果断撤了。

回到青旅搜了下Stars的setlist,发现喜欢的歌都没唱,瞬间觉得自己真机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