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

SAD绝对是被叉叉协会造出来坑钱的纸老虎。不过不代表这个名词本身没有意义。拿我自己举例子:通常在熟悉的人群圈子里,我是挺容易“人来疯”的;但是,隔那么一段时间,我会变得一点都不想见人、说话,于是拒掉所有局,必须得宅上一两周甚至更久——如果这段时间里要跟客户开会或者早定了聚会啥的,我就突然退化成小白兔了。

不觉得这是个坏事,除非有啥求职面试安排在这段时间里……就个人而言,这种对交际的“恐惧”大概本质是厌倦,是喜新厌旧,是对生活节奏的调整——聒噪久了就需要清静下,理直气壮的,这种对私人空间的渴求在反复喧闹后会变本加厉地溢出来,以致瞬间转换人的社会联系模式。而接下来呢,我是这么相信的:人的任何一种状态,进入了以后,就最好别太快转换出来(哪怕是抑郁),要不然切来切去长久以往容易变成神经病。

此外据我自己恶意揣测,另一些语境里,这个词基本可以作为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同义词,换言之,“你啊是有社交恐惧症阿”基本等同于“你这死要面子的死胖子”。举例:我的朋友G同学,富二代,出去玩从来拒绝主动跟招待/前台问话,宁可傻站着等我二十分钟,也要让我去搞订位要号等事宜。问其何故,答曰:我不会阿——从小到大都习惯了别人主动凑上去服侍,人问啥她答啥,所以当这个主动权在自己手里时,她反而不知所措,担心说错了话丢了优雅和风度。当然这种个例属于奇葩,难得一见,不过其实背后的心态也是一样的。更典型的比如,教科书大概会举一堆过去的(基本会说是童年期)心理阴影引起的例子,什么上课发言时尿裤子了、在朋友面前被家长打屁股了之类的。

像所有“心理疾病”一样,认真你就输了。就像Raj的酒精饮料一样,总有一种incentive能够拯救你。秘诀在于,不能把这种incentive当成唯一的救赎之道。上路的shrink能做的,也就是帮他的求诊者找到越多种incentive越好,然后希望总有那么一个瞬间,那人会意识到,真正的 incentive其实就在自己的身体里,这种模式的切换开关其实正捏在自己手里。

P.S.以上都是恶搞,学术男女请勿吐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