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FF多伦多电影节平民攻略

p19870663
电影节一条街上的布置

 

自从去年乱入BIFF以后心思就活络了,写new year‘s resolution的时候一门心思念叨着多伦多。5月的时候查了查机票价格哭成狗,结果最后还是强行跟老板请了事假,去成了。爽翻。特此写攻略回报社会,求老板不计前嫌给升职加薪。

除了太远且物价高(还有13%的消费税),我觉得多伦多是比较适合普通影迷去的电影节。影院集中且在多伦多市中心,交通便利,季节宜人。因为靠近年底,又在北美,不但有不少热门片首映,选片也更贴近大众口味,不像柏林那么严肃,比威尼斯丰富,(听说)普通人买票入场又比戛纳容易得多。这次体会下来,也确实无愧于第四大电影节的说法。

在往下看之前,请再次阅读本日志标题,注意,这是个平 diao 民 si 攻略,也就是说很多决策是以省钱为前提的,所以高富帅/有大款傍的文化人就不要浪费时间继续看了。

机票+住宿

多伦多电影节每年都在9月初举办,这个时候正撞上留学大军的尾巴,基本没有特惠机票,而且起飞日期差一天价格就可以差一两千。如果没有提前大半年订机票的打算,那么上海直飞多伦多的代价将是15k起跳(谢谢东航!)。所以当我在6月拿到签证后订机票,最经济的选择已经只剩下国泰航空经停HK飞纽约,纽瓦克机场睡一觉再坐加拿大航空飞多伦多(也可以选国航2次转机,价格差不多,不过我因为已经有了美签就选了国泰这条路线,毕竟国泰服务好很多),往返代价在8.5k左右。听说南航现在在推帝都到北美的航线,明年要去的同学可以留心一下。

因为纯去看电影,没时间social也没时间自己做饭,回旅店多半也就是洗澡睡觉,所以住宿我选了Canadiana Backpackers Inn。选择的逻辑是去booking.com、hostelbooker.com等网站按床位价格升序排列,在最便宜且rating没有惨不忍睹的几家里查看地理位置。这家青年旅舍环境不错,提供免费早饭,且走到多伦多电影节主力影院TIFF Lightbox只需要2分钟,Scotia Bank Theatre只要1分钟!走去其他King st的放映影院也都在5分钟以内,所以估计这家住店也是一些经济实力不够雄厚的参展人员的首选,我起床吃早饭的时候在厨房好几次看到戴着TIFF吊牌的人在那儿泡咖啡。况且在物价居高的多伦多来说,29刀一晚已经算物超所值了。如果对住宿要求比较高、想住单间但又订不到(住不起)电影节会场周边的酒店,那么可以考虑在Airbnb上看下,青年旅舍的单间不推荐,因为一般隔音都太差。

买票+日程安排

相对于釜山电影节,多伦多的海外购票用户体验就要好很多很多了。理论上,只要英语过关,整个过程都可以在出发前在线搞定,具体要参考TIFF官网,界面友好,无需翻墙。今年流程基本如下:
7月初:套票开售(只确定电影票种类和数量,无具体场次和片目)
8月中下旬:出片目,然后出放映场次安排
8月下旬:regular flex套票持有者选片,确定观看场次
8月底:单场票开售
9月头:打折套票持有者选片,确定观看场次
售票的网站链接估计每年也不一样,还是要等官网放出来,跟着官网一步步走完整个流程,有疑问可以联系customerrelations@tiff.net,一般2天内会有答复。然后等人到了多伦多,凭打印的确认邮件、消费的信用卡和护照就可以去票房领票了。只有一点需要强调,TIFF电影票上面是没有座位的,观众排队入场,好座位先到者先得。

TIFF的套票真的会卖完,所以还是尽量早点下手。套票分官选(TIFF Choice)和自选(My Choice)两类:官选就是你选影片类型(热门/首映,实验电影,etc),TIFF官方帮你做具体影片的选择,不用自己动脑筋;自选么当然就是先买电影票的量,然后自己来挑选具体影片。自选套票也分三种:regular flex,day time和back half。regular flex可以选择除红毯首映(premium)外的所有时间段的所有影片,day time只能选每日17:01之前放映的,back half则是只能选电影节过半以后的放映,具体比较如下:

p19864161

解释一下,package price的2个数字分别是套票价格+服务费,Quantity就是套票最少是几张起卖,觉得不够看可以成倍买,selection time是指这个套票的选片开放窗口——平均价格与单场票(single)相当的regular flex是最早的,也就等于你是买了个提前选片的权利;而正宗打折票day time和back half的选片窗口在single之后,也就是说虽然票价便宜但等到这个时候,不少热门片子很可能已经显示卖完(off sale)。注意,只是“显示”为卖完,实际上后面搞到票的机会还有大把,后文会详细讲。

今年在不知道片目和放映安排的情况下,我买了一套regular flex加一套day time。自己排完片觉得这个组合刚好够用。不过鉴于我是处女座,我的排片过程就不详述了,反正对别人没有参考意义……

比较要紧的是,在官方公布片目和放映时间表以后,除了排好自己最理想的日程安排,还得至少再留一个备选方案。这是因为,同一个package的全部选片必须一次性在1小时内完成,不能隔两天想起来了再登进系统加减修改的,选定以后再要换片子和场次就只能本人亲自去票房付一点手续费换了。然而通过网上系统选片的话,“轮到”你选时,很有可能你最想看的几部电影的最理想场次已经off sale,你肯定舍不得放弃不看吧,但改换其他场次就免不得就要对日程安排动大手术,1小时根本来不及。

为什么要说“轮到”呢?上面的表格里,regular flex的选片时间是8.26到8.29,但实际上不是所有买了regular flex套票的人都可以在8.26一早就选片的,套票持有者将收到邮件通知,被随机分配给这4天里的某个时间点,自这个时间点开始,才能登录进选片系统,去选择自己要看的场次。如果登录时,想看的某个场次已经off sale,那就只能选其他场次,或者干脆就跳过这场选完剩下的,系统会自动分配一张抵用券(voucher)到你的package里,在TIFF票房现场取票时可以拿到。显然你被随机分配到的时间点越早,off sale的场次也越少,你的理想日程也就越有可能全部早早实现。但这一步只能拼rp。

regular flex全部选片完毕以后,单场票(single)就开售了,single包含红毯首映premium票和普通票。如果你不是TIFF会员,也没有土豪一样地买TIFF Choice的红毯套票,那么这就是你最早能买到premium场次的时机,我就是这时买了两场premium的票。不过我是因为时间实在排不过来了才买的premium场次。实际上,除非你是该片某个演职人员的忠实脑残粉,否则我个人其实并不推荐买premium,价格要比普通票贵近一倍,除了保证能看到主要cast/导演,其实premium跟普通场区别不大,Q&A都不一定有的。如果要看红毯走秀/明星入场,完全不需要买票,只要早早等在红毯旁边/影院门口的路边即可,买票的观众反而因为得早排队入场找个好座位,往往倒是看不到红毯。

随着Single开售,大约有20%-35%的场次会迅速售完(电影节一共300来部电影,每部1-3场放映),两天后买了打折套票的就可以登进系统在剩下还未off sale的场次里确定自己要看哪些。除了窗口开得晚一点,打折套票的选片过程和要求跟regular flex完全一样。

如果你也打算买一套regular flex加一套打折票,那么显然最符合逻辑的做法是:在较早的regular flex选片窗口选好所有你估计会比较热门的片子,买了10张就选10场,买了20张就选20场,用足,不要留voucher;等到较晚的打折套票选片窗口,如果想看的场次还是off sale状态中,可以不用临时换选其他电影,就留着voucher等人到了多伦多再见机行事。

从8月底开始,TIFF官网会在每天早上7点更新off sale列表——所谓的off sale并不是绝对的,曾经显示为off sale的片子也有可能第二天一早又有票了,这是因为制作方会留不少票给片商和亲朋好友,但一则这些人可能今天说有空隔天就说不来了,二则可能片子早早找到了买家,那后面几场放映本来留给片商的票子就几乎都会被回收了。所以一开始因为off sale没买到票也不要太沮丧,每天早上刷一下,很可能就有惊喜,我这次就有四场都是到了多伦多以后,大清早刷网页看到放票了,再拿着voucher冲去票房换到票的(也可以付钱买)。比如‘71这场,票房工作人员跟我说那天早上只放出来3张票,我换到的是最后一张,再次证明住得近有多重要:电影节票房就在TIFF Light Box马路斜对面,从我住的青旅走过也就3、4分钟。

如果想看的场次自始至终off sale,那么唯一的希望就是排队rush了。所谓rush,是指买不到票的影迷会提前去影院外面的指定排队处等候,电影开场前15分钟左右,工作人员会开始统计放映厅内有多少预留位置没人来的,把这些位子腾出来,卖给排在rush队伍里的人。原则上先来先得,排到的话,TIFF工作人员会派发给你一张凭证,让你进入电影院去售票处买票(现金或voucher,不能刷卡)。到底要提前多少时间去排rush,只能自己估量。可容纳千人的大放映厅,最多时能放进百来张rush票,但相对来说排rush的人也超多,提前两三小时去排rush的大有人在;而在TIFF Light Box放映的片子,通常提前30-45分钟左右,就基本没问题了。

另外,TIFF会有不少免费放映场次,不需要付钱买票,但得提前两小时到放映影院门口排队领票,也是先到先得的规则。

p19870712
请无视我的鞋,前一天在某音乐节烂泥地踩的……

关于影院

所有放映影院信息都能在官网页面查到,这里再讲讲具体感受。
— Roy Thomoson,本是个歌剧院,因为座位角度问题观影体验并不好,放映场次不多,基本都是premium场,不推荐。
— Princess of Wales,放映效果不错,而且在这里的场次基本都会有Q&A(至少第一周的都有),很大,听说可容纳1700人,但相对来说,也是最需要早早去排队的一个,一般我都提前至少45分钟去,才能坐到一个二楼中间相对舒服的位置(这还是因为我是一个人,所以更容易找座)。
— Elgin/Winter离King St大约15分钟步行路程,不讲究的话提前20分钟去就足够了;有两个大厅,底下的visa厅比较古典剧院范儿,但一楼后排位置视野会受限其实还是二楼舒服;顶层的winter garden厅如其名,有蔓藤从天花板垂下,挺萌的;因为两个厅都挺大,所以也是常有演职见面/Q&A的地方。
— Ryerson,在大学旁边,比较远,从King St步行过去大约30分钟,坐地铁加两头走路也要至少15分钟,但基本没有太差的位置,赶场来不及排队的话也没关系(虽然多伦多人真是非常喜欢排队阿……)。
TIFF比较热门的片子(换言之已经在其他电影节打出些名声、或者由著名导演执导/名演员参演关注度较高的片子)基本都会安排在以上四个电影院。
— TIFF Light Box,主会场,3个中大型放映厅,电影节主推的但不那么“热门”的片大多会被安排在这里放映,相对最靠谱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都在这里,我排的3场rush都是这儿,可以看到工作人员真的是一遍遍在反复确定场内是不是还有空座位还可以放rush队伍里的普通观众进去,无愧于“this is your own film festival”的口号。
— Scotia Bank,好像有六七个厅,“非主流”片的主要会场,我个人最喜欢的影院之一,因为完全没有烂座位,只要手中有票,开场前5分钟过去都行(虽然提早40分钟过去也还是能看到很长的蛇形队的……);设备都比较新,放映效果不错,座位大椅背还可以往后靠,坐得很舒服,而且离台子近,有Q&A的时候互动效果要比那些大剧场好很多。
— Jackman Hall,比较小的厅,rush难度会稍大一点,跟人闲聊时唯一听说过没有rush成功的案例就发生在这里;从King St步行过去大约15分钟左右,旁边还有个美术馆可看,离唐人街也很近,看完有时间可以顺便去买点吃的(唐人街买菜/水果比King St附近便宜很多)。
— Bloor Hot Docs,远,离最近的地铁站还要走7-10分钟,最好留足30分钟在路上;入口很小,入场较拥挤,里面的厅倒不小,二楼的格局有些奇怪,是“π”字型的,前半部分有向下沿伸出去的七八个单列座位,比后面的座位宽敞许多,如果能抢到这列最前面的单座,那是相当惬意的。
剩下两个电影院我没去过,就不好说了。

排片及套票使用建议

通常来说,延续近两周的TIFF,第一周、尤其是开幕头三天的各场票子都会比较紧张,购票难度相对第二周的场次要大很多。并且通常来说,第一周放映的场次七八成的可能性是有Q&A的,所以如果你购买了Regular Flex,可以重点先定开幕头几天的场次。

因为老年人是购票的主力军之一,所以白天场次并不见得比夜场(18点及以后)容易购票很多。但白天的放映多在中型厅,片目也基本不会有那些能吸引大量粉丝尖叫的“巨星”参演——主办方也知道要把大热片目的放映(尤其是premium场次)都安排在夜场。所以,白天虽然可能一场放映可售的票子数量相对少些,但排Rush的人也要少很多,也就是说,哪怕一开始网上没买到票,后面入场的机会还是很大。因此,建议Regular Flex的使用以夜场为先,白天如果是安排在Elgin/Winter和Ryerson的场次(说明这片比较受欢迎)或是Jackman Hall的场次(放映厅的容量太小),也可以考虑使用。

TIFF官网会写出每部电影的片长,但帮自己排片时,两场放映之间不能只算片长+交通时间。除非你确定不会有Q&A环节或是不想听Q&A,否则哪怕是在同一个电影院,两场之间也要额外至少留出20分钟的空隙来:放映不太会卡点开始,并且还有3-4分钟的TIFF宣传片/赞助商广告;Q&A环节不会像SIFF那样草草了事的,至少也会持续10分钟左右,20分钟的Q&A(含鼓掌时间……)是家常便饭,遇到演职人员出席比较全的场次,放映前他们会出来一遍作大致介绍,放映后会再出来回答问题,那就要半小时以上了。

p19870750
手机渣画质,Before We Go的Q&A环节

 

其他Tips

个人觉得没啥必要买当地sim卡,需要上网的话TIFF Bell Light Box和Scotia Bank Theatre这两处都有免费wifi。人肉翻墙了以后,建议有条件的同学还是关注一下官推@tiff_net 毕竟更新消息比较快,这次我就是官推上看到the imitation game加场的消息才去买票看的。

日程排满的话,每天一早最好先研究下当天行程,算下路上和排队的时间,看看有没有留出坐进店里吃饭的空儿,没有的话提前买好三明治之类的很必要(!)。多伦多并不是便利店四处开花的地方,路边摊只有味道诡异的热狗,而电影院售卖的除了爆米花也只有巧克力坚果一类,吃不饱。我排队时有碰到过忘记买吃的饿得快哭出来的汉子,实在看不下去分了他一个橙子……当然这位大哥8天里看了35场,太hard core了,该情况应该不适用于一般人。

非英语片才会有英语字幕,英语片就只有原声了,所以进场挑座位时尽量看下周围,不要坐在抱着大桶爆米花的人周围……

尽量不要迟到,真的迟到了,在一片昏暗中找影厅工作人员问哪里有空座位会比你自己找更容易,对其他观众的影响也更小。

电影节气氛

赞美的部分
— 影迷真多,尤其上了年纪的,至少我看的33场里,从200人的小厅到近2000人的大厅,基本都是坐满的;9.14最后一天我看的早场,选片人介绍片子时顺便提问在场观众里看了20场以上的有多少,我张望了下,大概300-400个人的厅里有二十来个举手的。这就直接导致观影前后的气氛很好,可以迅速进入状态:往往排队时前后的人都会相互问问看了哪些片啊,哪部好看哪部不好啊;进场后也是,好几次我刚坐下来就被左右的老头老太们拉着开始讨论心得;放映完要是看得满意了,一整排原本互不认识的阿姨会瞬间结盟一起猛夸某个演员/导演(比如多兰……)。感觉大家都好投入呢……
— Q&A绝不会出现没人问问题的情况,并且观众提问全都有的放矢,往往我想知道的都一上来就被人问到了(当然也有看上去笔笔直的男粉借提问机会猛表白的……嗯,对象还是多兰)。
— 在多伦多,鼓掌声永远不会缺,哪怕是有点烂的片子出字幕时照样可以享受20秒钟左右的鼓掌,至于赏心悦目的好片子,导演若能出来Q&A,那就等着standing O‘的迎接好了,还不止一轮呢。

遗憾的部分
— 没有屏摄,但大厅里看到一半玩起手机影响后排人观看的情况也是不少的。
— 凡是TIFF Light Box的场次,哪怕放的不是爆米花片,影院也会赠送一桶爆米花的抵用券,导致剧情发展到特严肃的时候会听到旁边突然响起咔嚓咔嚓的咀嚼声,TIFF这思路我也是醉了……
— 官方指南和具体实行时出入不少;志愿者培训也不太到位,一问三不知的情况不少,听他们自己说报名志愿者没什么门槛,培训也不是强制要参加的,所以有些人一听做志愿者可以拿赠票就报名了,直到上岗前都还一头雾水中……

这次去多伦多电影节,我是9.5一早到,9.14中午离开,一共看了33场,其中9.6和9.7因为去多伦多郊区举行的一个音乐节,所以没有安排下午和夜场。总体来说,节奏还算紧凑,几乎没有几顿饭是好好吃的,但因为住得近,所以没有特别累的感觉。我口味还是偏大众的,没有去看特别艺术的片子。看过的里面,Mommy和Force Majeure都很喜欢,不过我觉得应该写一写还没积累起太多名气的片子(不含剧透,放心看)。

值得一提的片子有:

The Keeping Room
美国内战时期留守家中的三个女人独立对抗流氓的故事,节奏拿捏精准、女演员个个出彩,女汉子必看。
’71
北爱题材,剧本没有太出彩,但是武戏拍得让人血脉贲张,文戏的情绪表达也非常还原真实(尤其男主)。
Rosewater
有些演员,他/她出现在cast表里就是该片的质量保证,我觉得Gael Garcia Bernal就是这样一个演员。作为囧司徒导演的处女作,有些处理是弱了点,会让人出戏,但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切入角度。

TIFF有个人民选择奖,所有观众可凭票根投票,以上三部我都投了(外加Mommy),虽然最后得奖的是the Imitation Game……其他比较推的还有:

Wild Tales
短篇段子集,拉美人的剧本完全传承了他们那批作家的精髓 ,每一个故事都好看。
The Humbling
继Drive和Stoker之后又一部除了剧情以外其他都挺喜欢的片子,当然这部的剧情要更无厘头一点,所以似乎外界评价一般,但个人觉得摄影和剪辑超赞的。
Seymour: An Introduction
噱头在于伊桑霍克导演,但我推荐的原因是伯恩斯坦老先生在这部纪录片里谈论的所有关于艺术、美学、教育和生活的言论都非常具有启发性,绝不浪费时间。
While We’re Young
因为Noah Baumbach的关系,这部的高质量应该说是众望所归。我通常对这种生活小品片不太上心,但这个代际生活观冲突的题材选得有趣,写得更有趣,而且精彩台词层出不穷!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霍金的爱情故事。我本来对这部是持可有可无的态度,但预告片用了我很喜欢的一支乐队的新歌,一下子好感倍增就买票了。片子本身中规中矩,主要想说的是我觉得男女主演都奉献了职业生涯到目前为止最高水准的表演。

不要抱太高期望的片子:

Eden
借着法国电子乐的发展起伏讲中二少年的成长,思路有点像boyhood,编年史一样的,不过起码boyhood是有故事可以讲讲的。
The Imitation Game
不是说不好,只是没那么好。可以明显看出是冲着奥斯卡去的拍法。故事讲得完整,演员也到位,但也就这样了。相对于这次看的其他电影来说,我觉得这部也就达到平均水准。
The Face of an Angel
不要看了,浪费时间。我看这部的唯一收获是排Rush时看到朱莉安摩尔阿姨突然从眼前一米处走过,一身橘红裙装,虽然真人比想象中矮,但女dom气场超强……

 

A look on the setlist of Reflektor Tour

So, I’m heading to Niigata tomorrow, to see my favorite band at Fuji Rock. I’ve done a few preparation work already, and yet still wondering which songs they would perform on the stage in Mt. Naeba.

As I’ve learnt (only) a bit JS recently, this afternoon I took some time after wrapping up all the office work, and wrote a mini script so as to crawl the setlist data from Setlist.fm.

Given that I still have my luggage to load, here’s some quick takeaway on the Reflektor Tour setlist of my favorite band, Arcade Fire.

(and feel free to download the raw dataset here, if you have time and interest to play with it.)

Please be aware, all my analysis/assumption below, are made on the premise that Setlist.fm got all the setlist correctly.

 

The Reflektor Tour is started from Jan 17, at Big Day Out Auckland. So far, 53 show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20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top 15 most performed tracks are:

Reflektor 53
Ready to Start 53
The Suburbs (Continued) 53
Here Comes the Night Time 53
Rebellion (Lies) 53
Afterlife 53
The Suburbs 53
Neighborhood #3 (Power Out) 53
Wake Up 53
Sprawl II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 52
Normal Person 52
No Cars Go 48
It’s Never Over (Oh Orpheus) 47
Neighborhood #1 (Tunnels) 47
Joan of Arc 44

My festival mate Sophie’s favorite number Laika has been performed only 7 times…but still, a much bigger chance than my dreaming number Headlights Look Like Diamonds (only once, in Paris). Another one with fairly small chance yet I would love to hear in Japan is Supersymmetry (4 times so far), finger crossed. Oh, and Get Right, please!

35 out of 53 concerts, they treated the audience with extra 3 or 4 songs. The Encore part is actually quite stable, except covering other bands’ songs, which they did very often, those most performed titles are:

Wake Up 33
Here Comes the Night Time 29
Normal Person 24
Reflektor 4
Neighborhood #3 (Power Out) 4
Ready to Start 2
Rebellion (Lies) 2
Keep the Car Running 2

Although with those always very refreshing covers, I would not dare to say this part is predictable, either.

Another fascinating point would be the order of the title that appears on the setlist, some songs’ position are more frequently changed than others (when you look at the St. Var. column, the smaller the number is, the greater chance it would appear within a narrow consistent range on the setlist):

Title St Var of # most likely #
Reflektor 6.8 1~2
Flashbulb Eyes 2.4 2~3
Neighborhood #3 (Power Out) 4.7 2~4
Rebellion (Lies) 4.1 2~5
Joan of Arc 2.4 3~6
The Suburbs 1.1 5~8
The Suburbs (Continued) 1.1 6~9
Ready to Start 2.3 7~10
Neighborhood #1 (Tunnels) 1.5 7~11
We Exist 1.9 9~12
No Cars Go 1.4 10~13
Haïti 1.7 11~14
Afterlife 2.2 12~16
It’s Never Over (Oh Orpheus) 3.0 13~17
Sprawl II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 2.4 14~18
Normal Person 7.0 1 or 14~19
Here Comes the Night Time 6.1 16~20
Wake Up 4.8 17~21

(yeah, ready to take out the Haiti nation flag from my bag before the 10th song ending)

Therefore, (just) statistically speaking, a most likely Reflektor Tour’s gig setlist would be (except there must be 1 or 2 covers of course):

1 Reflektor
2 Flashbulb Eyes
3 Neighborhood #3 (Power Out)
4 Rebellion (Lies)
5 Joan of Arc
6 The Suburbs
7 The Suburbs (Continued)
8 Ready to Start
9 Neighborhood #1 (Tunnels)
10 No Cars Go
11 We Exist
12 Afterlife
13 It’s Never Over (Oh Orpheus)
14 Haïti
15 Sprawl II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
16 Normal Person
17 Here Comes the Night Time
18 Wake Up

 

And it appears, North American fans have enjoyed a bit more songs per gig…

Month Area Concerts Total Avg. Length
Jan-Feb ANZ 8 17.1
Mar North America 9 20.6
Mar-Apr Latin America 5 17.2
Apr-May North America 11 19.1
May-Jul Europe 21 18.4

 

Plus, contrary to my blinding optimistic, (sadly) music festivals don’t really get more songs than other venues:

January
Big Day Out Adelaide 17
Big Day Out Auckland 17
Big Day Out Gold Coast 17
Big Day Out Melbourne 17
Big Day Out Sydney 16
February
Big Day Out Perth 16
March
Lollapalooza Chile 17
Vive Latin 17
April
Coachella Festival Weekend 1 18
Coachella Festival Weekend 2 18
Lollapalooza Argentina 17
Lollapalooza Brasil 17
May
Jazz & Heritage Festival 16
Primavera Sound 21
Rock In Rio Lisboa 21
June
Glastonbury Festival 19
Hurricane Festival 17
Northside Festival 18
Norwegian Wood 19
Pinkpop Festival 12
Rock In Roma 19
Southside Festival 17
July
British Summer Time 19

 

Unfortunately it’s almost midnight in Shanghai now, and in order not to miss the early flight next morning, I need to go to bed ASAP instead of digging more on the data. I’d say all the above assumptions are made just for fun. I would not take them too seriously: I think Japan is always a very unique place for Arcade Fire, after all, it seems to be the only Asian country they’ve been tapped into (I might be wrong, though). Plus, it’s Arcade Fire! you’d always expect something surprisingly awesome from them. So, I can’t wait to see what they would bring us in Fuji Rock after 3 weeks’ break!

考据加菲是如何成为Arcade Fire脑残粉的(结果写成了Spike Jonze的倒贴史)

update: 在Advocate的采访里,Win Butler证实《We Exist》的MV创意是出自乐队一边,剧本是去年11月就开始写了(果然!)。而导演David Wilson一开始犹豫过是否要找个真正的变性演员来出演主角,但在跟加菲通过电话后被他的“决心和热情”打动,Win也表示加菲的蜘蛛侠身份对歌曲和MV所想传达的信息是个强有力的补充。
(简而言之,壮哉我大nc粉。。。)

上集提示:我大AF于数日前冷不丁放出了由新版猪猪侠Andrew Garfield领衔主演的年度MV《We Exist》的预告片,传送门在此

一切要从2004年说起。

当时还默默无名的Arcade Fire终于发了首专《Funeral》这张神作,于是(在非主流届。。。)一炮而红。几个月后,Spike Jonze正窝着跟好基友Dave Eggers一起写《野兽家园》的剧本,拿了这张专辑循环播放当背景音乐找灵感——恰好剧本和专辑的主题都与童年有关。由此SJ就爱上这张专辑了,在片场拍片时也放,在剪辑室也放,最终《野兽家园》09年出预告片的BGM都用了这张专辑里最抓耳的、后来成为AF现场演出经典压轴曲目的Wake Up。

插播八卦:基友Dave Eggers的名字眼熟么,这人是个(文艺界交际花)编辑及作家,创办了McSweeney’s,嗯对,就是刊登卷毛那个九岁小孩下饭馆系列的杂志。

2007年2月中旬,Arcade Fire为二专《Neon Bible》发行预热,在纽约一个小教堂里做了几场演出,当时按理说还在制作《野兽家园》的Spike Jonze抽空去帮他们拍了几天现场录像,从此双方就彻底勾搭上了。

《野兽家园》花了Spike Jonze前前后后将近5年……这片完成后不久,2009年8月份,SJ的朋友圈爆料他正在秘密拍摄一部有关机器人的短片,到了12月大家发现主演是加菲,这部短片就是《I’m Here》。然后加菲是怎么被选进cast的呢?当时加菲在伦敦跟着Mark Romanek拍《Never Let Me Go》,SJ也在伦敦做《野兽家园》的后期。Romanek也是拍MV出身,跟SJ本就是好基友。于是某天两个导演约好了一起放假去公园野餐玩飞盘,Romanek把加菲也带上了,一伙人玩high了,SJ越看(天真浪漫的)加菲越喜欢,就拍拍他肩膀说“哥们飞盘玩得不错啊,我回头要拍个机器人片,你来演不?”

p11934355
促使两人一拍即合的就是Bill Owens的这张照片

隔年,也就是2010年1月,《I’m Here》就在圣丹斯首映了。与此同时,AF正在做三专《The Suburbs》,要找人拍主打歌的MV,一想咦我们兄弟Spike Jonze以前不是号称鬼才MV导演么正好呀。然后呢SJ就屁颠屁颠跑来听歌了,听完立马跟主唱Win Butler说这也太有画面感了,让他想起了XXX的一张照片(典型脑残粉拍马行为),结果没想到Win把他桌上笔记本一掀,他桌面壁纸正是SJ提到的那张照片。于是两人讨论了没到10分钟,原本只是几分钟的MV就发酵成半小时的短片了。至于后来SJ飞到蒙特利尔去找Win Butler在漫天飞雪的林中小屋一起<划掉>看星星</划掉>写故事大纲什么的也就水到渠成了。等等,小屋这段是真的,SJ自己在访谈里说的。。。

Spike Jonze最早是滑板少年,后来拍MV开始出名,所以可以说他的电影理念受音乐的影响很深;而听过Arcade Fire注意过歌词的人就会知道,他们的歌都很有画面感,实际上采访里也透露出AF主唱Win Butler的电影配乐知识相当丰富;所以他们互相(被对方的才华)吸引不能算是偶然。

其实Spike Jonze真正把大纲拍成片也就是2010年4月左右的事,属于兄弟玩票性质居多。结果8月份《The Suburbs》这张专辑发了以后名利双收,后来还(居然)拿了格莱美奖。《Scenes from the Suburbs》在SXSW音乐节上放映后口碑也很好,于是AF就把这部短片跟两首B-sides跟专辑打包又发了个豪华版,标了9刀还是10刀的业 pian 界 qian 良 tian 心 tuan 价放到HMV店里,果然大卖。这是2011年的事。

话分两头。加菲粉好像都看过一个他在后台用手柄操纵AF成员的搞笑视频。这个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AF把曼迪逊花园广场的一次演出放在了油管上直播。那为了弄得跟一般音乐节现场直播有点不一样,导演就拍了那个搞笑短片作为开场前的预热。花园广场的这个演出是2010年8月5日,也就是《The Suburbs》发布两天后。然后9月加菲就在采访里说他很喜欢听AF还看了他们的纽约现场超棒云云了。

而加菲掺乎进来的关键接口是这场直播的导演。这导演可是个大牌,是Win Butler的脑残粉对象,拍过《Brazil》和《12猴子》的Monty Python成员Terry Gilliam。而这个导演他还拍过一部片子,叫《帕那索斯博士奇幻秀》。对,就是有加菲的那部。

AF说他们在最后时刻才找到机会搞直播的,立马就给偶像Terry Gilliam打电话请他出山。老爷子听了专辑挺喜欢就答应了。不过对外他傲娇地说他是因为缺钱拍新片《杀死堂吉诃德的人》才接了这个演唱会项目(结果这片现在已经推到2016年去了),但一边又找来加菲花心思为直播搞了这么个小花絮。

其实根据AF的采访,老爷子早就去看过他们的演出了,而且是跟希思莱杰一起去的。Win说那场是在Brixton,那就应该是07年11月中旬在伦敦的演出无疑了,正是《博士奇幻秀》开机前一两个星期。加菲一开始就入了剧组,但跟希斯莱杰他们是分开不在同一个摄制组拍片的。

所以,究竟加菲是怎么知道和喜欢上AF的,还真说不准。有可能是早在《博士奇幻秀》剧组里就听说了这个团,也有可能是拍《I’m here》时被Spike Jonze安利的;有可能是老爷子捎上他搞直播秀时被现场震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也有可能是SJ在帮AF搞专辑衍生短片时找他煲电话粥顺便把他也煲成了粉(都知道Spike Jonze这人“构思艺术”时特别话痨),所以他才找老爷子带他一起去后台玩;不论如何,加菲确实跟AF这乐队很有缘。

回到2011年。Spike Jonze十多年前看到IM软件能进行智能对话(类似msn的机器人小i)时,就有想法要搞个与之相关的剧本。拍完题材有点像的《I’m Here》之后,他的心思就又活络了。《Her》的剧本大约写于10年下半年或11年初,也就是《Scenes from the Suburbs》收尾阶段,那一阵SJ跟Win以及他老婆Regine(AF的女主唱)经常碰头,自然就跟他们交流了不少关于这部电影的想法。

Win Butler本来就喜欢看电影,也是个科幻迷,所以来来往往能给出不少关于剧本关于配乐很有用的建议。写到后来SJ发现这个剧本不能随便丢一些歌进去当原声,就想找一位作曲家来谱写基调。那到底找谁好呢,他看看睡在他家客房的Win Butler,突然顿悟了:“我怎么这么蠢呢,我这么喜欢他的音乐,我们这么心有灵犀,我就应该找他啊!”(各种chick flick既视感有没有。。。真的基本就是原话。)

于是就有了Arcade Fire整个团队参与进来的《Her》的原声。这部片子主要是2012年夏天拍的,后来因为中途替换了女主,在13年8月又补拍了一阵。原声的谱写跟着拍摄走,SJ有个新想法要拍,AF就写一首新曲子。因为Win在13年4月喜当爹,真正扛起制作任务的其实是他弟弟Will,和从来不是AF正式成员但始终一起写歌巡演的Owen Pallett(所以由于奥斯卡评奖规则限制,拿到OST提名的不是Arcade Fire团队,而是Will和Owen)。

p11941327

好吧,上面三段都是po主的夹带私货,真正跟加菲有关的,是《Her》的片尾致谢名单——这个基本就是Spike Jonze的基友列表,有滑板大拿、MV名导、好莱坞高管,也有几位他以前合作过的导演和演员。也就是说,在这个名单里的人都不同程度以精神和行动支持过这部电影(比如亲自剪辑了一个版本给SJ作参考的索德伯格),这里面就有加菲。虽然不知道加菲扮演的角色,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跟负责原声的Arcade Fire有否交叉,但加菲跟Spike Jonze在那段时间肯定有所交流,早就从工作关系升级到哥们了。

p11944628说回加菲异装的这个MV。2013年10月《Her》在纽约电影节首映,收获一片好评。大约两个星期后,AF发了四专《Reflektor》。没过了几天Spike Jonze就在Youtube Awards的现场帮AF的新歌《Afterlife》拍了一个现场版MV,找了独立片女神Greta Gerwig来跳舞。据说是SJ看了《Frances Ha》以后很喜欢她的表演(这部我也超喜欢!),主动发出了邀请。实际上SJ是Youtube Awards的总导演,AF只是现场录制MV的乐队之一。这个MV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即兴,而是找了Will的老婆编舞并且经过反复排练的。显然这又是一个SJ与AF早就敲定的合作计划。

真正的MV制作周期还要长于这个特殊的现场版本。实际上,在Greta Gerwig翩翩起舞时,同一首歌的正式版录影带已经拍摄完毕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后来还拿了个奖。虽然知道Arcade Fire一向对他们的MV很花心思,但看到加菲在Coachella音乐节上的照片时,我也只是以为他去high一下而已。直到《We Exist》的预告片突然放出来,才惊觉这一定预谋已久了,至少有两三个月。那既然连同一张专辑的宣传短片都是SJ的旧时战友Roman Coppola来执导的,很难相信加菲这个出镜Spike Jonze没有掺上过一脚啊。

补充八卦:Roman Coppola,科波拉家族成员,编剧/电影导演/MV导演,也是SJ前妻Sofia Coppola的亲哥;前面说到的Youtube Awards的主持人Jason Schwartzmann,那是他表弟。。。世界真小吧。。。其实Coppola执导的这个AF短片和Youtube Awards是同一家公司出品的。

所以说,这其实是一个Spike Jonze用生命去倒贴(并不。。。)终于成功从脑残粉上位为好基友的故事。而加菲则是各种耳濡目染受了毒害,结果就被骗去演MV还演得很开心,最终为我等脑残粉树立了业界标杆。

基本就是这样,《We Exist》的完整MV,多半会在5月26日跟单曲同时发,敬请期待。

身后

原文:http://archiveofourown.org/works/33334
Never Let Me Go的一篇fan fic翻译。无beta。纯粹是觉得这篇写得太好了,文风跟原著一脉相承,对小说的理解也很深,就像是石黑一雄本人写的一样。另外,我就想说文学翻译真是太难了,翻这么一篇两三千字的东西的同时,我在别的网站搞三产上万字的翻译稿费都赚好了,向那些优秀译者致敬……

在意识到这点之前,我当捐献者已经两年了。

看看第一次捐献以后你身上发生的那些细小的变化,真有些滑稽。我不再看书了,不当看护以后不用开车,所以我也不再听音乐了。我留着Tommy给我买的那盘磁带,Judy Bridgewater那盘,午夜后的歌。我不是有意要避着它;我只是再也没想到要去听这盘磁带,尽管一直随身带着。就像我说过的,它成了一件承载记忆的旧物。如今,好多东西都已是这样。

我并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早上会决定去听它。我是说那首歌。这已经过了好些年头了,上次听它我猜大概还是我当Tommy看护之前的事了。但这个早上我渴望听一听它。我恳求我的看护纵容我一次,她答应了。她叫Sarah,年轻,好心。有时候,我在眼角余光瞥见她,会荒谬地把她认作Ruth——想必是头发的缘故,大概还有那股相似的活力吧。她喜欢发号施令,但总有些心神不定的样子。通常我想她应该会问问我要一部录音机来干什么用,但这次她大概从我这儿看出了什么,便没有作声。她只是点点头,转身去护士那儿要了一部。她把它轻轻留在我床头的桌上,然后离开了房间,房门咔嗒一声轻巧地合上了。

我不记得自己是怎么从箱子里翻出那盘磁带的了。磁带盒看起来就跟以前一样,封面画着一个抽烟的女人。在我房间那刺眼的荧光灯映照下,封面上摇曳生姿的棕榈树也显得破败不堪。有那么一刻我想着:不知道Judy是不是也上了年纪,不知道她是不是仍在录唱片,还是已经过世。

毕竟以前听过太多遍了,我仍记着应该倒带到哪个位置。伴着前一首歌的最后一节旋律,我叹出一口气,靠向枕头,然后,“Never Let Me Go”的前奏通过小喇叭传了出来。那时我恰好想起了Hailsham,想起那个早上,男孩子的足球赛被一阵雨打断,于是我们自发搞起象棋比赛的事。

但第一段歌还没过半,曲子突然断了。我从遐想中惊醒,伸手打算去够停止键,就在这时,我听到一记轻咳,顿了顿,跟着传出一段嗞嗞的干扰音。

Tommy的声音响起时,我完全懵了。“Kath?”他唤道。我感觉我的血液全都从脸上往心脏涌去。我说反了吗?总之就是那感觉。“Kath,我知道你一定会再来听这首歌的。多半是在我完结后。或许是好几年后。我刚刚接到了最后一次捐献的通知,明天我会要求他们给我换一名新看护。对不起。这真滑稽,我都已经见过别的捐献者经历这些事了。他们有些人挺兴奋的,可以说是容光焕发。而我,我只是感到累。我累了,Kath。我心里甚至有些高兴这一切终于要结束了。我会为某个人献出自己。这是我必须送出的礼物,这是我存在的意义,在我出生之前就命定好的路。那有些强大并且……并且永恒的意味在里面,Kath。他们突然就开始对你另眼相待了。都是些小事,比如他们让你的看护带最好吃的布丁给你。医生啊护士啊,在走廊里遇见时真的对你微笑了,尽管他们仍旧没怎么迎上你的眼睛。

“但我留下这段录音是有原因的,Kath。为此我已经想了很久了。事实上,好几年了。

“这个故事我没告诉过你,你当我的看护这么久我也没说。天哪,我仍在思念着你。我没法当面跟你说这些,我倒希望我能坚强些要你留在我身边。可事实是,Kath,我害怕极了。我不想连累你也淹在这种情绪里。但这不是刚才我想跟你说的。老天……”

录音沉默了几秒,只有些细碎的沙沙声和尖锐的噪音划过。我努力不去想那时的Tommy正遭着多大的痛苦,但不知怎的,不去见到别人的痛苦要比不去听到容易得多。我便听到了,从他紧绷的、存在这盘磁带上等待我数年后发现的声音里,我听到了。

“好了。抱歉,Kath。我很抱歉。我想告诉你的是一段回忆。是别人的回忆,但自打我第一次担起看护的责任,我就记着这些了,我看护的那个人叫Adam。他是个好看的男人,Kath,不是你想的那种。他……他很明亮。鲜活。当他把注意力转到你身上时,你会感受到他在聆听,真的在聆听你说的话,在思考每一句话的轻重。唉,我嘴巴太笨了,说不好。

“他睫毛长长的,是金色的,除非光打得正好或是凑得很近否则你看不清它们。我们变得很亲近,他们在看护培训时告诫过不要那样亲近的。我们通宵谈论着我们的生活。他问我关于Hailsham的事,我也听他讲他的学校。那地方跟Hailsham不同,Kath。这让我格外珍惜我们拥有过的东西,尤其是我们一同所经历的,你,我,还有Ruth。

“但我得告诉你的是这个:在准备第三次捐献的前一晚,Adam坚持要我陪在他身边,按理说他需要休息,可我还是留了下来。在他第二次捐献以后,我想尽了一切方法帮他恢复体力,但他就再没缓过来,所以或许这一次就意味着完结了。他说他有些事情一定要告诉我。他说,在他们学校的学生里,常有人耳语着回忆一说。他说到这个的时候好像,Kath,好像回忆两个字是标着粗体的一样。那不是什么寻常回忆。一段回忆。他说每个人都拥有一段回忆。每个人都会小心翼翼地决定留着哪段回忆。那段当他们给你上麻醉准备最后一次手术时,你所想着的回忆

“他跟我说了他的回忆。他说那是深秋之时,尚未迎冬。他们学校在一个城市旁边,那块地方基本被改造成了工业区。没有我们那么漂亮的操场。这天晚上下了雪,大概有20cm厚,孩子们都想去雪地里玩。他们新来的监护老师比较宽容,便带他们出去了。不过是在雪地里玩啊,Kath,可在这之前他从来没得到过许可,你想象一下。他记得自己捞起了一捧雪,感觉到雪贴着他的手套正在融化,然后他把那些雪团成了一个雪球。他抬头望向天空,有几片雪花滑落到舌尖。Adam说,那是他头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身体,那么有生气,温暖,他感觉到自己的体温正在散离身体渗透去周围的空间里,他感觉到脸颊边的寒冷乃是他所体验过的最美妙的东西。

“他说他要把他的回忆告诉我,他说仅仅自己拥有和回想还不够。他想要确定自己能有一些东西留存在世上,哪怕只是雪中一刻这样小的事。它的确留存下来了,Kath。我一直记得这段回忆,连同所有我跟他一起的经历。跟每一个人相处的时光我都记着。跟Ruth的。跟你的。

“这事我已经想了一阵了,Kath。我想把我的回忆告诉你。我一直想找出一个感觉更重大更有份量的时刻来,好比我跟Ruth初吻那时,或是我在Hailsham赢下足球比赛那会儿,又或是我俩在一起后有次因为傻笑得太厉害都没法继续做爱了,那时我们在一起是多么开心多么自在啊。那些都是我最珍爱的回忆,举足轻重。但这一段才是我最后总会念想起来的。

“那是晚秋的时候,我们,你、我,还有Ruth,我们都去了池塘边上那块地方,打算晒着太阳看看书、打个盹儿,消磨一下午。我们以前常这么干,还记得吗?”

小喇叭有些失真了,但他的声音却仍紧紧箍住了我,我跟着低声应道:“是啊,我记得。”

“嗯,那个下午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有这么一刻:我跟Ruth那时已经在一起了,刚确定关系不久。我俩大约正在争论什么,某本书里边一个精彩的观点吧,反正那会儿我们常会为这种事忘乎所以。你正趴着聚精会神地看《战争与和平》。就那么一刻,我看见Ruth侧着身越过你,想去抓她带过来的水瓶子。但,我看到了,她的一个小动作。她的手抚过你的肩,好似不经意,但我看得出她容许自己的手在那儿多流连了一会儿。然后,她把头靠向你,过分的近,我看见她依着你的头发闭上眼帘,深深吸进一口你的气味。

“这事再小不过了,Kath。我想她自己大概都没注意到自己的动作。可我没法移开目光。她爱你。毋庸置疑。用这个字眼一点不夸张,真的。这也是为什么她跟我好了那么久,因为……因为她不想失去你。她不想孤单一个人。我想她也爱着我,用她的方式。她那时神情里的某些东西安抚了我。每次想到你们俩,我便首先想起那一刻。伴随着刚修剪过的青草气息和夏末的水塘味儿,闪回到我眼前。它令我愉悦。满足。好像我们已经在那儿呆了一辈子似的。我们会在那儿一直爱着彼此,憎厌彼此,互相争吵,令彼此烦恶、愤怒,然后和好,睡进同一个被窝,做尽爱恋中的人会做的所有事情。

“我们三个相互深爱着,我们永远不会坦然面对这个事实,因为我们知道它会令一切更艰涩。因为我们生来并不曾被指定这等幸福。我们自始至终有着别的使命,那个用尽我们一生来迎接的使命。我正是在那一刻想通了这点,但很快我又把它忘了,因为我太年轻,畏惧于这个认知。它太宏大,太凶猛。我们能有共度的时光已经相当幸运了,Kath。现在看来,这已足够。必须足够了。可……Kath,那一刻是我生命中最开心的一刻,哪怕终究是一场空也没关系。那就是明天我跟你告别时,将会想着的事了。

“之前我不知道要怎么告诉你这些才好。但后来我想起了你对这盘磁带、这首歌的钟爱。我知道你有些年头没去听它了。可我希望你会再想起它。录这些话一部分原因是想告诉你有关回忆的传统——之前从没听你谈起这事,所以我猜大概没人在你跟前提过吧。不过主要是,我的回忆,还有Adam的……嗯,我得要把这些传下去。我本该亲自告诉你的,可……唉。我希望,至少,今天听到我的声音对你是种慰籍。我爱你。我爱Ruth。即使我们都逝去了,一定还有一些属于我们的东西留存下来。不止是我们那颗驻扎在陌生人体内贲张跳动的心脏。”

他的声音嘎然而止,我坐在那儿,盯着墙面。我在那儿坐了很久,思绪奔溢。我主要在想Ruth。我想着她的嫉妒,她的专横,我想着Tommy总能悄悄让她安稳下来,要不就是气急了挑起一场争吵。我想着自己的安抚是如何叫她止息。我想着我们三个,不仅只是三人组,我们是一体的。这是事实。而现在,还活着的只有我了。

我想那之后我哭着睡着了,磁带仍在继续轻轻播放着。我的看护是几时进来把录音机放到边上的我没印象了。我最后一个清醒的念头是计划明天的行程。我会需要一盘空白磁带,以及我自己的录音机。Tommy是对的——我们的生命应当留下一些东西,超越我们肉体的东西。我是唯一还活着的那个,当我离去时,我要将我们的故事留在身后,所有的故事。

釜山国际电影节攻略+吐嘈

————–豆瓣日记备份———————

这次国庆去棒国玩,正好赶上釜山电影节(BIFF),于是就顺便体验了一把什么叫真正的电影节(斜眼看SIFF。。。)

釜山电影节大概是最适合普通屌丝影迷打酱油的国外电影节,原因有三:
– 每年都在10月头上举行,最近两年都是10月3日、4日前后开幕,用上黄金周假期的话,不需要额外烧年假就能赶上两三天;
– 电影票便宜,6000韩币一张,相当于35 RMB;
– 主要展映影院都在海云台区,之间相隔走路就几分钟,赶场方便,设施一流。

棒子自称BIFF亚洲第二,仅次于尼轰的东京电影节,从展映片质量、管理及服务、观众素质三方面来说,他们的确没有瞎吹。

拿今年这届的片来随便列列好了。展映片包括有今年的金熊奖《孩童姿势》,金棕榈奖《阿黛尔的生活》和评审团大奖《醉乡民谣》,金狮奖《大环形路》,以及其他十几部入围三大奖竞赛单元拿下这个奖那个奖的片子;有圣丹斯大奖的《水果谷》;即使不算那些三大奖入围片在内,还有额外三四部各国选送奥斯卡的片子,比如匈牙利的《恶童日记》,新加坡的《爸妈不在家》,波兰的《瓦文萨》;亚洲有蔡明亮的《郊游》贾樟柯的《天注定》奉俊昊的《雪国列车》金基德的《莫比乌斯》。这些是新片,今年的老片单元是爱尔兰电影,就有《曾经》《哭泣游戏》《以父之名》等等……不用数了吧,查片单时都快哭了,我们屌丝就是这么容易被感动(再次斜眼SIFF,近几年除了大师致敬单元,其他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好片展映?尤其是新片?)。作为一个国际电影节,光吹自己是A类有多少说服力呢,够不够吸引力搞来最优秀的新片放才是真实力。

为了做行程准备,我提前一个月给BIFF发邮件问什么时候出片单、什么时候出排片表、外国人怎么买票。发好邮件我就去放羊了,想总归要过两天才会有回复的吧。结果一个小时内就跳新回复提醒了……三个问题一一回复,日期明确、方法清晰。并且且且且且且且:

!!!邮件里说什么时候出片单,什么时候出排片表,到期就果然准时出了!!!开幕后也几乎没有再怎么变动过,官网多是通知加场。

片单是在开幕前大半个月出的,排片表是在开票前一周出的。请不要笑我没见过世面,要知道我等屌丝每年都被SIFF乾坤大挪移一样的排片表搞得掉一地头发。我觉得,排片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足够看出一个电影节举办时人力是否充足,经验是否丰富,管理是否有序。

BIFF票子售卖形式跟SIFF粗看差不多,但细节处差很多:
– 开幕前一周开售,线上线下同时,线上通过daum.net,外国人走专门的英文网页,线下通过釜山银行各大网点(总比只在十来家电影院卖要分散吧),每场有20%的票子留到放映日当天作walk-in purchase;
– 开幕后,在影院集中的BIFF theatre附近设了两个临时票房联网卖当天的walk-in票,各个放映影院可以卖自己影院场次的余票,部分影院开场前一刻钟还会有卖一些之前被锁住的或是网上没卖完的last-minute票;
– 开幕前各渠道的订票都可以随时全额退票,开幕后只要不是当天票也可以交部分手续费退;
– 官网韩文版有专门的论坛,两个临时票房也都有划一块专门的区域提供白板方便影迷自己互相换票。

每个影院、两个临时票房、以及BIFF theatre外面的露天空间都设有BIFF信息咨询摊位,任何时间都有志愿者帮助回答问题、维护秩序,还可以在那儿拿电影节小册子、每天的棒文场刊、以及英韩对照的review特刊;

官方有免费大巴,往返于影院集中的BIFF theatre附近和距离三站地铁的酒店、青旅较多的海云台中心,说是隔十分钟一班,实际上车很多,往往不到十分钟坐满即开,单程不堵的话也就15分钟车程。

英语对白的电影有韩文字幕;非英语对白的电影有英文、韩文两条字幕,英文字幕在正片底部横置,韩文的在右侧竖放。字幕放映似乎也是一条条敲的,反正我有看到一台电脑和工作人员。但不同于SIFF,釜山的字幕放映毫无时间差或者哑炮现象,跟英文一条条对应,而且是做了一个透明层效果浮在影片画面上,观感更自然。英文字幕大概是片方提供,我不懂棒文,所以不清楚棒文的翻译质量,至少没遇到过现场观众一同嘘声或窃窃私语的场面(SIFF观众你们懂的。。。)

据说BIFF theatre附近这些电影院都是配合电影节新造的,设备效果确实一流。 Sohyang中心的超大屏幕尤值得一提,根据我自己的直观感觉,这个剧场容量可能比影城一厅小,银幕应该差不多大,显示质量超清、细腻、明亮(!),音响效果极佳。The Stag的导演在Q&A时特别提到说,各种电影节跑下来这块屏幕是他见过的最棒的。

再来讲讲观众素质。两个字,很高。
– 这个也许有我自己主观因素在。但三天里我看了8场电影,各个时间段都有,无一场出现手机铃声、大声说话、小孩哭叫等状况,偶尔有吃饭吃零食的,都听得出他们已经尽量压低声音了。我觉得这才是理想的电影院体验。
– 对于外语片,韩国观众似乎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太以名气论英雄。拿我看过的来说:在大厅放映、卡司豪华的《第五权力》放映完人们匆匆离场、掌声零星;反而小厅的《恶童日记》放完无人离场,出字幕前一遍鼓掌,字幕结束又是一遍热烈掌声。
– 电影知识深厚是另一个让我惊讶到的地方,具体表现在放映后的Q&A环节——主办方提供精准的即席双语翻译,观众提问踊跃不说,问的还大多是与影片理解高度相关的,有没有加入即兴表演、剧本灵感来自哪里、某个人物行为的意义等等……甚至会问到为什么要用全静止画面拍摄、为什么要用4:3的画幅排除更多细节这种比较专业的问题。与之相比,想想我们SIFF有些Q&A都没人提问害得主持人要自己想问题救场,翻译也往往是四级刚过的水准,某些提上去的sb问题更是丢我大魔都的脸还不如不问呢。当然也许因为BIFF theatre旁边就是一个韩国那边电影专业出名的大学,所以观众里可能有一部分电影专业学生,不过魔都不是也有上戏么?存在感呢?

釜山电影节创办于96年,迄今18届;
上海电影节创办于93年,迄今16届。

————–好话说完 下面开始具体攻略和吐嘈———————

平时釜山住宿很好定,电影节期间要尽早,但选择还是很多,要参加电影节的建议定在海云台地铁站附近,出入方便。吃喝交通都很方便,都是常规大城市旅游的一套,不赘述了。

给自己排片除了算好时间不要重合外基本没别的注意事项,几家影院之间赶一赶的话都是10分钟内的事,唯有megabox不在biff theatre附近,要看那里放映的片子,最好要留出半小时给交通。

买票是此次BIFF体验中最辛苦的一环,说起来都是泪。总之对于不通韩语的外国人,买票就顺着如下顺序吧:
1 网上抢票 网址看电影节官网biff.kr
2 早起乖乖排队walk-in purchase 临时票房地址还是看官网,要抢热门票的话排队越早越好
3 开场前到放映影院试试看last-minute ticket

busan_05_027

我在开票前多方咨询还用excel各种排列组合后来被证明都是无用功……由于风闻棒子抢票各种疯狂,我找了海外时差党帮忙刷票当双保险。开票日当天我也提前半小时坐在电脑前候着。果然官网突发通知说为防系统过载提前15分钟开票,看到此句我心下一喜,想可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了,何况老子刷SIFF久经考验了,还怕几个棒子么。

结果……外国人购票通道并没有提前开放(什么?)!!等到8点,身为外国人的我终于可以刷票时,座位已所剩无几。而且棒子那反人类的票务系统不但指定非IE不可,还非得买一场付一场钱,付完才能买下一场,于是2分钟内所有我想看的场次全部sold out!只买到the fifth estate和另一场冷门片ida。都是神经病啊啊啊!

怒了,刷刷刷写了封长篇投诉邮件发给票务办公室,控诉对外国人区别待遇,一天过去,无回音。第二天,我又写了封标题为“请问如何购买walk-in票”的投诉信过去,依然无回音。第三天……第四天……直到出发前最后一天,我怒刷一篇说“我不指望你们有回复了,我就表达下我极度失望!并祝好”的邮件,抄送了all……仍旧……没有回信。

于是我就暂时把这事搁一边,唱着山歌啃着鸡腿去首尔会基友去了。

等到火车去釜山的前夜,尝试刷了下系统,基本还是一片sold out,但相对冷的两场吐了几张票出来,估计是别人囤多了退的,赶紧拿下,这就搞定了四场票。

第二天到了釜山放下行李,我们就到临时票房观望walk-in purchase的形势。搭档同学跑去帮基友补the fifth estate的票,我就随手抓了一个志愿者小哥问要多早来排队才能保证成为20%之一,小哥说……小哥说……前一天晚上7点……小哥说……有人搭帐篷来的……

^&*#$%^&*#$%^&*#$%^&*#$%^&*#$%^&*#$%^&*#$%^&* 万念俱灰阿阿阿阿。

但是神奇的,the fifth estate居然那时还有票,又问了下小哥发现通宵排队抢的是部没听说过的棒片,估计是有什么明星。并且当天下午我看的两场都没坐满,于是又希望重燃了,叫搭档和基友第二天去爬山,自己就打算早起过来排队买票。

临时票房8点半开门,我大约7点45到的,队伍已经绕了广场整一圈。8点15开始有志愿者发表格让我们填要买的场次,9点时,我排到了广场中央的蛇形队伍里,身后的人与身前的人几乎一样多。

票房旁边就是换票区,另外还有两块大白板贴着当天的排片,sold out的场次会立刻被贴上贴纸。9点50,终于轮到我买票,还不错当天选定的4场里有3场都买到了,包括adele chapter 1&2的”你很幸运哦这是最后一张“,只是short term 12 “卖完了”。

没有时间细问,10点我就开始看这天的第一场。看完12点不到,对short term 12不死心,又跑了两个临时票房到处问还拜托他们打电话,才发现早上其实不是sold out,而是负责放映的megabox根本没有联网售票,这事票房自己居然也不知道……(其实也没比SIFF好多少嘛。)当然到了午饭时间,这场是确实已经卖完了,我问工作人员还有没有可能搞到票,基本都跟我摇头,只有一个妹子跟我说可以搞搞看last-minute。

其实到了那个点我才第一次听说还有last-minute这回事,官网和小册子都没怎么提过。但想问志愿者具体怎么买、有多大的可能性买到、放出的到底是什么票云云又问不清,因为他们几乎不会说英语……

————–想到我强烈需要插播吐嘈的分割线————–

釜山电影节的志愿者多且热情,唯一缺点是,他们很少有会说英语的。于是我进化出了蹦单词模式,结合迂回型多句式替换大法才能做到基本沟通,可仍旧好多问题要么他们听不懂要么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说,最后我只能对他们笑笑说没关系我再自己查查作罢。好几次我在抓志愿者问问题,对方还没听懂,旁边的洋人主动凑上来了“阿阿阿我也有同样的疑问阿”“这个我也没搞明白阿”,最后通常就变成了洋人找我一起吐嘈lost in translation的状况……
所以后来我终于安慰自己,投诉邮件没人理,也许只是因为他们真的看不懂。

—————————插播完毕———————————-

于是趁当天二三场之间比较长的时间空隙,我坐免费shuttle bus去megabox踩了个点,想找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再问问看。可果然,还是什么都不确定只问出来会放出的是网上没卖完的票(网上早把一句sold out摔给我了么不是)……就本着免费大巴不坐白不坐的思路,第三场电影结束后我又一次冲到megabox,此时离short term 12开场还有15分钟,我翻出小册子对着电影名一指,居然……买到票了……泪流满面 T.T

还沉浸在幸福感中的我走进放映厅找到座位坐下,喝口水,扫了眼四周。尼玛坑爹么?!!!放眼望去这都是空位阿!!!

基本上釜山电影节买票就是这么个状况了。由于我只看了两个半天加一个整天,以上所说不具全面代表性,但大致可以看出来,虽然事先规矩制定方面要比SIFF有序得多,到了具体实行时也有管理较乱、层层信息传达不力等这个那个的弊端的。

简单主观排下此次看过的8部片子吧:
Le grand cahier 恶童日记 9分
本次个人最爱 演员出色 制作精致 除了个别镜头语言有点做作 其他无可挑剔

Ida 艾达 8分
波兰出品 黑白片 细腻 节奏佳 想起历年SIFF里我的最爱《死期将至》

Short term 12 少年收容所 8分
题材还是老美口味的心灵鸡汤 胜在善于讲故事 对话细节棒 另外有我hc的帅哥出演男主专司卖萌必须加0.5分

The stag 单身派对 7.5分
比hangover好笑治愈得多 韩国观众也似乎格外喜欢这部 掌声是这几部中最长最久的 另外我会告诉你这是莫教授出演的么

Adele: Chapters 1 & 2 阿黛尔的生活 7.5分
其实是真的很动人很写实很情绪化的好片 不过我好像看完法国片常会感觉略浪费时间……

Fruitvale Station 水果谷 7分
剧本的出发点很好 但实际看起来感觉铺垫太长

Vic and Flo Saw a Bear 小薇小芙看见一头熊 7分
略冷略黑略装逼 意思有点 不多

The fifth estate 第五权力 5.5分
导演太失败 主角不清、逻辑混乱、剪辑瞎搞、最后还来段说教收尾…… 其实本来也可以勉强上6 但手握这样一个题材这样一套卡司 你居然就给我看这个?必须扣分!

—————地域攻击的总结分割线———————–

如果不迷棒星棒剧,也不爱shopping,棒国旅游我是不推荐的。吃的尚可,风景平平,至于人文景点叉叉宫之类的,去过西安北京的就不要去首尔送钱了。某夜棒国基友妹子在我们吃喝正香的时候突然撒着天真脸问了句,你们觉得我国男人帅不帅,我们一行人只好一边呵呵呵一边眼神放空膜拜大地起来。

所以请不要觉得我买张机票只跑去看几场电影很有病,实在是在那边我没觉得有更好玩的事情可以做……话又说回来,国庆这种时候,与其呆在上海看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不如……对吧。

LAUXESORTEM一族的身体仪式

还在NZ的时候帮FBBang译的卷毛发在McSweeney’s上的小品文,可惜后来FBbang好像没有坚持做下去(?),翻都翻了,放出来。

译注:1956年6月号的「美国人类学家」上发表了一篇题为「Body Ratuals Among the Nacirema」的论文,作者为Horace Miner,该文描述了位于北美的Nacirema族人的各种不同寻常的生活习惯和日常仪式。发表逾半个世纪以来,被多本人类学书籍收录,也是相关学科学生的必读材料之一。但实际上,该文并非一篇真正的田野调查总结,而是旨在暗讽民族文化优越感的一篇小品文:Nacirema倒过来写即为American-美国人的刷牙、洗脸、烫发等日常活动,经由作者的妙笔被描述成了出于身体膜拜或恐惧心理而逐渐形成的的各种奇特仪式。就学术意义而论,作者刻意使用先身处"主流"文化立场而后再来审视"非主流"文化的叙述口吻,正是在揭示这种将观察对象的行为意义与其本民族文化背景割裂的分析态度是多么傲慢且愚蠢,他在提醒后来的学者:必须根据一个文化本身的历史和价值观来研究它,而不是以外来者的文化为参照物;而文学意义上,这是一篇针对当代美国人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所发的恶狠狠的吐嘈。而本文即为Jesse参仿先例,对Metrosexual(都市型男,意指非常注意外表及生活方式,并乐意为此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的男性)所作的吐槽文。

 

在相似的情形里,不同的人的举动也会迥然不同,因此,即使是最奇特的风俗,见多识广的人类学家也早就见怪不怪了。所以,Lauxesortem人一直混迹于都市居民里,他们的诡异仪式也隐匿在那些已被普遍认可的文化习俗里,被视而不见。虽说是迟早的事,但直到二十年前这个文明才刚被人发掘出来,也算惊人地晚了。社科学者们当然努力过,但苦于种种困难,总是无法深入这个离群索居的群体进行研究,所以至今人们对他们的认识仍旧少得可怜,而且似乎邻近团体们对其也没什么好感。

几乎是同时,在位处不同大陆、相距甚远的伦敦、纽约、里约热内卢和澳大利亚的悉尼这几个城市中心,都有人发现了Lauxesortem一族的踪迹。尽管看起来,这几处的文明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它们却有着一系列几乎完全一致的价值观,即身体的地位高于一切:必须时刻保证身体处于舒适、无毛发且充分滋润的状态。虽然在伊利诺伊州的皮奥瑞亚和蒙古的乌兰巴托,也出现了Lauxesortem的目击报告,但经过更深入的调查证实这些只是个别案例,一旦被主流文化以痛苦的体罚相要挟,他们很快就归化了。

然而,就像玛雅人和罗马人那样,Lauxesortem的"王朝"也开始分崩离析。也正因如此,一些社科学者最近得以近距离接触Lauxesortem团体并注意到几个一致的趋势:

在一个叫做"二分点"的庙宇——显然是用太阳跨过天赤道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所命名,Lauxesortem们每周都雷打不动地去那里好几次做旋转运动(译注:二分点,eqinox,美帝著名高端健身会所)。如果一个Lauxesortem附近没有"二分点",人们就会看到他去"大卫巴顿健身所"做同样的旋转运动。这些庙宇都提供了几十架能够以不同速率模仿地面移动的机器,装作一副正在前进的样子而实际上并未把Lauxesortem带向任何新的目的地。

Lauxesortem族人一般都从"国美服饰"(译注:Nacirema Apparel,即美国服饰AA的倒装改写)或者"香蕉共和国"这样的精品服饰店买衣服。在那些店里,他们花上几个小时扫览各个走廊,常常把同一件衣服试了又试,然后决定买下完全不同的另一件。他们甚至会买好几件在外人看来都差不多的衣服,但Lauxesortem对"木炭灰"和"午夜灰"有着极为细致的颜色区分。

娱乐活动方面,Lauxesortem拥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他们会去各大场所对各种活动作壁上观,相同点在于,这些活动都旨在彰显男子气概,但不同点在于,它们往往吸引着理念截然相反的亚文化群体。比方说,下午Lauxesortem会去看巨人和维京之间的角斗赛(译注:巨人队和维京队,美式橄榄球大联盟的两支队伍),晚上他们又去看一个自称为"那个麦当娜"的很挑衅的女人所做的声乐示范。

尽管偶尔Lauxesortem男人也会同意和一个女人步入婚姻殿堂,但通常总是半推半就,还多半会要求女方接受Lauxesortem几条核心价值观的洗礼。实际上,这种联姻的最终命运基本取决于主浴室里是不是有两个洗脸池,以及住所里最大的衣柜是否归Lauxesortem男人所有。

Lauxesortem族人跟东南亚女子的来往比跟其他任何人类族群都频繁。然而,似乎只有Lauxesortem从这种交往中获得了好处,而女方则毫无收获。

比如,Lauxesortem把修指甲的工作交给来自暹罗女人照料——暹罗现在被称作泰国。起先,他们对指甲的注意力仅限于手指甲上,最近却有趋势表明这种泛滥的关心已经扩散到了脚趾甲上,直接导致社科学者开始重新思考线性进化理论的权威性了(译注:意即Lauxesortem人或许跟其他人类不是由同一个祖先进化而来的)。

Lauxesortem常把衣物交给在本地"Kwik­-N­K-leen"(译注:美国家庭清洗服务品牌)里做苦工的越南女子去清洗。她们的洗衣方法很神秘,不需要用到水。虽然大部分的衣物实际上可以水洗(甚至衣服内侧缝的那片小小的白色文件上都已经这么标出来了),Lauxesortem还是坚持使用这种更费时费力、不怎么环保的方法——他们由此便阿Q地认为衣服能够一直保持刚买来时的那种光泽和质感。

并且尽管Lauxesortem男人的住所以整洁无瑕而著称,他们仍旧经常会雇用来自菲律宾离岛的女人们参与他们居所最不起眼的角落里的清理工作。Lauxesortem是如此重视这些被称为"管家"的女人,以至于他们经常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让进这宝贝住所,却会将门钥匙交托给这些女人。有消息称,这些管家会用一把冒着蒸汽的金属工具给最休闲的衣服——比如蓝色牛仔裤——打上一道褶。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把他们哪件衣服指称为"休闲装",Lauxesortem都会嗤之以鼻。

最后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一旦被误以为属于临近的Lauxesomoh(译注:homosexual同性恋的倒装写法)团体,Lauxesortem会变得暴躁且不服气,他们声称,也许外面的人看我们都差不多,但自己跟那种人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

To the boy downstairs

Around my window,
there used to be some quite flattering ivies,
and that’s the only thing made me feel something,
if anything at all.
But I heard you, last night.

And now,
under my bed, there escapes out the morning mist,
like the jellyfish, like the octopus,
stinging me, scratching me, squeezing me,
and tiptoeing upward through my wires.

Whilst I see my ankles rusting,
and I hear my chip rasping,
I eventually know,
that on the other side of my floor,
there sticks a whirlpool of ceiling,
under which hangs a jar.

“So far away”.
says each of the thousands of hundreds of leaves in the jar.
And that’s why I would have envied you.
But they were shredded, of course,
as ruthlessly as the beta me would do.

And hence, I am no longer in void,
thanks to you.

Peppermint

I like that we can have comfortable silence,
with shadows and lights on,
like mouths full of fresh time
sealed in icebergs, where
tension’s never cracked.

Nor has surprise ever mattered,
when we pack up all the serenity,
and glitter under the sunlight.
We are fine.

And they’d weigh a planet of curiosity to defy:
that I am the wings curled up on your back,
and you are the soul plants ease in my body.


Written on the night before Valentine’s Day

卷毛写的小文

这是卷毛发在一本美国文学期刊McSweeney’s上的小文章。果断翻译了出来。

——————————

Dear McSweeney’s

在过去的整整一年里,我一直在尝试各种治疗失眠的药,可徒劳无功。我绝望极了,所以只要你能提供任何建议,无论是否有效,我会立马照做。

那是去年夏天,我去见了这个叫Dr.Landmann的心理医师,这便是我着手搜寻完美安眠药的伊始。我付给那家伙325美金一小时,他给我开了一点Ambien(通用名:Zolpidem)。

开药的同时,Dr.Landmann还特别叮嘱我,要我每周两次花点时间思考我这毛病的“根源所在”。我跟他保证我这毛病的根源就是我晚上睡不着觉,没别的。Dr.Landmann同情地点点头,然后问我小时候我妈是不是曾经像打扮姑娘家那样地打扮过我。于是我掰开他给的那10片Ambien,指望着接下来能多吃些时日,并且后来再也没联系过这个Dr.Landmann。

6个月后,当我在洛杉矶工作时,我的失眠症严重得让我没法忍下去了。于是我打电话给Dr.Ehrlich,一位专给好莱坞明星看病的医生。 Dr.Ehrlich很高,这让我有点不爽;但他还戴牙套,这又让我想给他一个拥抱。一个戴着牙套的成年人跟一个戴眼镜的小孩本质上也差不多——两者的闹心事都在一个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时候不期而至,这不就明摆着你俩难兄难弟该狠狠地拥抱一下嘛。

Dr.Ehrlich给我一小包Lunesta的样品(通用名:Eszopiclone)。于是我睡了整整9个小时,好几个月来头一次没有半夜醒来。 这就跟拍电影一样神奇!其实吧,当我再去他那儿想乞求一张完整的处方单时,我应该要意识到我是在跟好莱坞最优秀的演员竞争,为引起Dr.Erlich的注意力而竞争。他跟我说了些建设性的意见,然后叫我去参加一个Stanislavski(俄国演员/导演,强调用形体动作来丰富内心体验,重视演员的主观再创 作←google来的)相关的研讨会,但没给我开处方。不得已我近乎绝望地跟他讲我妈妈以前常常让我穿着裙子去学校。结果他转而给我推荐了另一个研讨会。

上个月,我去见一位家庭医生,Dr.Szold,我爸爸说他是个“开药狂人”。于是我祈祷着这不是虚话,这位医生能让我怀揣着Lunesta的处方单离开而不用回答任何关于“根源所在”或者穿女人衣服的恶心问题。可Dr.Szold给我开的处方单上写的却是Trazodone(通用 名:Desyrel),吃两个星期。他跟我解释说Trazadone这种助眠药蕴含一股“抗抑郁的冲力,可以让你带着微笑在清晨醒来。”

听上去真棒。我激动地冲进药店,对着柜台边的药剂师举起处方。这位药剂师的名牌上写着Tanya。她问我是否介意等上20分钟,她需要时间抓药。我答道:“Tanya,为这个药我几乎已经等了一辈子了!”Tanya赶忙道歉并问我是不是还想找经理谈谈。

那天晚上,我点了香味蜡烛,顶礼膜拜状地吞下药片。结果凌晨4点我就醒了,并且明白过来Tarzodone既没有赋予我好梦也没有让我微笑。并且,我嘴里还有一股硬币味儿。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继续吃Tarzodone,完成两个星期的疗程。每天晚上我都祈祷着奇迹发生,然后皱着眉带着一嘴儿零钱味道醒过来。

两周后,我收到条来自Tanya的语音留言:“您的Trazodone已经自动续配好了。请过来拿吧。”自动续配!对失眠症患者来说这就是最提神的两个字!Tarzodone又没用又恶心,可它是自动续配的!

我仍旧会吮着硬币味醒来。甚至在我的梦里,我经常都会像是被迫用一种滑稽的方式含上满嘴硬币。比方说,我会梦见自己被困在一架自由落体的电梯里, 就在它快要撞上地面之前,我会在梦里做个设定说只要我吞下口袋里放的零钱,我的身体就会变成金属的,然后我就不怕冲击,能活下来了。于是我就把硬币丢进嘴里,等待着撞击到来。然后,我就醒了。

请在提供您的建议时用Lunesta的形式答复我。

Jesse Eisenberg
Grand Rapids,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