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其实我是被饿醒的……但醒了就正好看到了这条关于Google+的更新。
试用还轮不到自己,所以只能先看看各方报道YY一下,基本上目前能看到的文章都是从Wired和Techcrunch那两篇过来的,既然大家都没试用过,我想顺便吐个槽:谷奥真的不是谷黑吗……
当然,如果今天放出的这6个app就是翡翠海折腾一年的全部成果的话,那Google是该死在沙滩上了,但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吧?
从这第一轮的宣传攻势来看,Google应该是花了大力气做社会学研究的,务必使产品的使用体验更贴近人们线下生活的社交常态——只把信息分享给相关的人,Circles这个概念确实很准,而且一旦成形,将会成为整个Google+的基底。当初在看Google Me那套ppt的时候我就曾为之赞叹,唯一的麻烦是,即使是利用Google工具栏大大简化分享流程,多群组的情境还是会比一键分享多费些鼠标操作吧,可用户都是懒惰的,不知道在这点上目前的产品有没有实现智能化。
June 30 Update:今天拿到邀请试用了下,对于像我这样很在意隐私的人来说,这个设计概念确实中意。分享的操作并不是很复杂,并且黑色工具条令此更加方便。
但我最大的疑虑在于:要达到Google设计中的理想功效,靠默认的划圈方式还不够;用户恐怕要在使用很长一段时间、熟悉了分享的规则以后,才能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划圈方法——粗分还是细分?要不要设“圈中圈”?对于同时处于两个各自独立交际圈的朋友怎么处理?等等——可是,这个划圈过程,本该是一次性劳动然后坐享其成的操作,如果要靠自己慢慢修改才能用的舒坦,多少人会有这个耐心?划得太复杂,那又失去了简洁和方便。
对我来说,更理想的Circles,是可以实现互相重叠甚至呈包含关系的,然后对位处各部分的联系人有不同的默认设定(e.g 可再分享/不可再分享),但这样复杂的设计恐怕很难被主流用户接受。这就意味着,Circles并不能真正再现线下交际圈的形态,尴尬。
另外,今天在微博看到魏武挥老师提到说,这个Circles的概念也有为移动设备作准备的意义在。非常同意,必须滴。
Sparks,有人觉得它不过是Google Alert的升级版,虽然没有试用这个产品,但我觉得这多半是误解。这个内容推介系统再怎么低级,也不可能仅基于关键字了,必须至少是基于Tag和个人历史的一整套算法吧。短期内Google最希望看到积极反馈的应该就是这个app了,原因在于:Facebook已经通过社会化推荐慢慢开始抢占信息(尤其是新闻)入口,而Sparks就相当于社会化推荐的一个升级版,先给用户来个相关内容的主动过滤和推送,然后又为用户保留了基于Circles的互相分享这个后招,这当然是想抢回Facebook的推介流量生意;之前的+1按钮多半也有为此功能作准备的意思在;相对于精准的Google搜索引擎,Sparks更注重的可能会是提供一些disturbance,或者说,惊喜。据个人不完全恶意的揣测(咦~@@),此刻Page说不定正在脑袋里对着内容提供商和广告主怒吼“来呀来呀!你们这群墙头草!”
Update:这个Sparks还真是蛮让我失望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目前的样子确实像Google Alert的升级版,仅仅是topic by topic的设计,有人形容说是大号的digg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不知道随着使用历史的积累会不会有“惊喜”。只是目前按topic/tag进行挖掘的话,并不比Facebook好用多少;我去加一些跟我分享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Circle里自然就有人分享此类信息了,我只需看我的stream,而不用去Sparks里肉眼过滤了。可如此一来Sparks岂不是变成了一个只有小部分积极贡献者会去使用的内置搜索引擎?
暂时我没想明白的是,Google已经有了Picasa,Gtalk,Disco等等类似产品,为什么要再推出Huddle和Instant Upload呢?多一个工具,对用户来说,就多一点管理成本。还是那句话,谁都嫌麻烦。虽说已经确认通过Instant Upload上传的图片也会自动导入Picasa,我还是没想通这么做的目的,如果说Huddle和Instant Upload是升级的移动版本,那完全没必要新起一个名字吧?
另一点是,有人提到,那Buzz怎么办?Buzz的大部分功能被替代掉了,这本身就暗示了一种官方的自我否定。
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把Google+的这个几个app和Facebook进行比较,其实暂时看来意义不大。就像很多人质疑的,既然我已经有了Facebook,干嘛还要在人烟稀少的Google+上面做差不多的事呢?
Google应该也很清楚这点,他们可不是真的想模仿一个Facebook出来。目前他们做的所有,从+1到Sparks再到Hangouts(这个app很杀啊),最主要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些Facebook没有(或者说app使用不够普及/体验不够好)的功能,来吸引用户,先用起来再说!模仿Facebook的界面,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使得用户迁移更加平顺容易,但哪怕你压根不看streams而只是用其中一个app,对Google+来说,它仍然也是多了一个用户。几乎同时发布的Google Takeout可能算是对Facebook的一个回应,但转念一想,始终Google真正在意的,不是攀比,而是它本身的服务够不够舒服,这是一个巨人应有的风范和眼光。
不过这都才刚上路呢。等人群真正默认了Google+的存在,我们再来看它后续的动作,看大Google如何一整个升级成Google+。这个“+”号的存在,说不定就意味着Google从“博爱”进化为“关爱每个人”的思路。无论如何,接下来的关键词里一定有:个人化,高度整合,和make it happens everywhere。
Update: 其实目前质疑声已经不少,又见“权威”人士开始嘟囔“Google没有社交基因”。今天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话,印象比较深,大意是说,Facebook的目的是社交,Google则把社交当做完成目的的途径。在我看来,这句话,可以赞成,也可以点没有帮助。赞成的原因是,他确实指出了两者的产品设计理念区别。可是,社交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还是说,社交只是社交,Google想的太多了?这我还真无力回答,只是想着,就因为Facebook先入为主,也不见得社交的含义便只有这一种指代了。
另一句印象比较深的评论是说Google太想把各种资源整合进Google+,而一个携带了太多legacy的产品通常都会不伦不类。也对,也不对——如果Google都不搞整合,它还要搞这个Google+来作什么?这一定不止是一个Facebook式的社交网站,因为,指望用一个升级版Facebook来对抗Facebook必然是徒劳的。必须兵行险招。
Page上任后立即宣布今年25%的bonus与社交领域的表现挂钩,当时有人说这太夸张了。现在看来,丝毫不。因为社交之于Google的意义,不是一个成败在此一举的独立产品,而是一个全局的升级方向。
唉因为某些人大巴设密了,留个言吧密码08314,yanxi众随意。。
这,设密码的话greader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