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my: 对自由的一种另类致意

多伦多,14天里看掉了33部电影还去了一个音乐节,除了The National的演出,我最爱的就是多兰的这部《妈咪》。前两天片源出了,又看了一遍中字版本。这部电影,去年在1700人的放映厅把我给看哭了,这回窝家里在电脑屏幕上重看,结果幻想未来的那段又把我给看哭了。它是一部有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的片子。而我对片子的喜好向来以emotional resonance为最高标准,所以去年我看了180多部电影,只为6部打了5星,《妈咪》是其中之一。

大多数对本片的负面评论除了表达对MV式影像风格的不适/不屑,主要集中在认为它太情绪化且流于表面,没有“艺术性的”留白,换言之,是媚俗的煽情。

可对我来说,相比布达佩斯大酒店形而上的致敬,倒是这部Mommy更容易让我联想起茨威格的文风来:每一处落笔都释放出满满的情感,通篇叙述皆由情绪的自然流转来带动,没有精巧设计好的文本结构,也没有深沉晦涩哲义的对话。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留白。母子情之外,留白处暗藏的主题是“自由”。

而且不同于“且放手”的那种自由,这部片子所赞美的自由并不宏大,而是一种向着实用主义的另类致意:Diane面对割腕的儿子冷静异常,她在救护车里就下了送走他的决心;Kyla搬走,是因为能让她释放情绪的Steve不在了,再与Diane继续相处只能让她想起“放弃家庭”的羞愧感;而Steve,他对母亲说如果有一天你不爱我了,我还会守护着你,但他奔向窗户的最后几步,脸上的表情却是全然的放松、甚至是喜悦和兴奋。

你看,三个人各自的决定,都是选了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不盲目为爱牺牲,而当他们选择这种自由的时候,恰恰又都是带着对双赢的希冀:Diane认为自己已经无力帮助Steve,她希望新环境能够治好儿子;Kyla说我不希望你以为我们过去几个月所做的都是无意义的;Steve以为与母亲的羁绊已不在,所以他没有如约守候,而是选择了最终极的自由。

这种选择利己方案的自由,即是被电影角色所赞颂的。两次开屏,也正是角色感觉最自由的时刻。多兰(讨巧地)让角色们带着希望去做出这些选择。究竟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还是确实的最优策略,完全留由观众自己去选择理解。反正在这部电影里,Diane对儿子说,我只会越来越爱你,而你对我的爱只会越来越少,这是自然,要接受。Diane对Kyla说,我只是面对现实,选择了最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是因为我还怀着希望,所以我赢了。

电影观感,喜欢不喜欢,本来就是非常主观的东西。比如我觉得MV大法好(我甚至觉得多兰为男主角选的那些通俗歌曲也恰如其分,很到位),而有些人就不喜欢这种视觉风格,觉得反胃,继而打低分。没关系,这都不是事儿。但如果只因为觉得本片影像语言廉价、品味差就无视了情绪背后所表达的意义主张,那对这种人就只能送出直男癌三个字了。

我不太喜欢多兰的上一部长片Tom at the Farm,像是导演竭力想营造出大师的格局,结果却过犹不及。而这部Mommy,多兰倒是做回了自己,事实上影片口碑也好得多,对于他这么“要”、这么发自内心渴求肯定的一个人来说,简直是最好的结果了。况且从实用的角度上看,这个现实的结果不是恰恰好也对影片这个“自由”的主题点了个赞吗?

Avenged Sevenfold @ Mixing Room

IMG_20150110_113410
吉他手内心活动:为什么我已经是老年人了?

这个团呢。。。实际情况是这样的,要不是有人在豆瓣上80块转票,我就愉快地跟小伙伴去吃湘菜了。

只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听过几首歌而已。基友推荐的Dear God,没感觉,其他几首倒还不错,所以至少团名记住了。这天呢,本来想吃完去QSW门口看看能不能80块撸一下starsailor,然而一早看到友邻转播,想想反正一样是老阿姨怀旧场,就订了下来。

这么“真”摇滚的现场我已经好久没参与过了,舞台正前方观众区略危险,有几个洋小鬼“真”粉po得比较夸张,带着几个本地矮子迷汉撞出一大圈空地来,站得离他们近的几个妹子纷纷逃走了。我大概是最靠近他们还纹丝不动的汉子之一(开玩笑,fuji头排都撞过了,这点胳膊肩儿的算啥)。

吉他手挺萌,开场曲子看到下面鸡爪一片就先自翻了一个大白眼(注意,是Kate王妃的那种上流人士翻法),然后一副生无可恋脸踩板凳上面大弹solo,弹着弹着还自嘲地笑笑,意思好像是过了这么多年老子还在给这帮小鸡崽子弹这种小调也太博爱了吧。

主唱比较扮酷,戴着墨镜给台下招招手,唇红齿白的,保养得真好。他频频爆着粗口站到板凳上鼓动气氛,我是有好奇过,他戴着墨镜还看得出台下面都谁么?但摆酷嘛,谁在乎呢。可惜,他最后一刻却没忍住,摘下了墨镜,大概想跟群众真诚地心连心一把。然后见证了真相的群众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六个翅膀不会飞

那会儿我们正在去山顶的步道上,风声呼呼的,我态度有些恶劣地挂了电话。Raphaelle问你没事吧,我说没事只是碰到个神经病印度室友,本是方便起见给了他手机号,没想到他隔一个钟头就会打个电话来问你在干嘛、你好吗。R咯咯咯地笑起来,“他是对你有意思吧”。我摇摇头,算个鬼啊,阿三就是这样,对他态度稍微温和点就会蹬鼻子上脸以为有戏什么的。

“那你有跟其他人出去吗?”
我说是有个男孩子挺积极的,跟他出去过几次,每回都聊得挺开心的,但没有感觉到喜欢的那种喜欢。
“啊哈,也就是说,没有被他physically attractive到,可怜的男孩。”
这回,轮到我哈哈大笑了,“physically attractive,你认真的?”
“当然。”

我们已经走到了半山腰的林子里,不用担心被大太阳晒焦,也就放慢了脚步。鸟鸣时不时随着阳光一起穿透树叶,一路铺散在目光可及的步道上。“看,那里有只知更鸟”,Raphaelle把它指给我。

“那你有被谁physically attractive到过吗?”
“嗯,你知道我跟三个德国女孩合租的,她们带我去了这个派对,很吵,我不太喜欢的那种。但那儿有个阿根廷男孩,我们聊过一会儿,而我在走近他之前就知道他对我有这种吸引力了。”
“穿越人群一眼触电的那种?”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你知道这听起来很像随便哪部罗曼蒂克小说吧。”
——我跟她偶尔会一起去镇上的电影院消磨时间,不过那时候离Frances Ha上映还早着呢。她也没有接话,只是挑挑眉。所以我情商确实是蛮低的。
“你们留了手机号没?”
“嗯,但他已经有个德国女朋友了,他搭她的车认识的。我在派对上也见到了,很干练的样子。他们现在一起上路。”
“可惜了……”
“反正本来也不会有什么的……”
她甩甩头,“知道一开始我为啥愿意跟你搭话吗?你说你是中国来的,有个我喜欢的男孩子去了中国。我们认识了十年,我喜欢了他六七年。结果找工作时他突然告诉我他要去中国了。”
“他知道你喜欢他吗”,我忍不住插嘴。
“肯定知道,我们互相太熟悉了……他刚走的半年里,我经常想他。该死的他为什么要去中国啊!”她陡然提高了嗓门,声音里仍存着些忿忿,“后来稍微看淡了,我就开始好奇,中国是什么样的,到底有什么,中国每天都在发生些什么事……”

修筑好的之字形步道在穿过一片竹林后就到达了尽头。山顶的野草特别长,几乎高过我大腿根,在风里面唰唰地互相摩擦着,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其中。我们小心避开蜜蜂穿过草丛,来到一片平整地面,跟坐着野餐的陌生人寒暄了几句,然后走到另一片草坪去划地为王。

这个山头大概也就几百米高,但因为靠着海,风景很不错,一眼同时览尽秀美与壮阔。我们隔开半多个手臂的距离站定了,各自打量着周遭,没再说话。

——————————————

我们其实不那么熟。但这种闺蜜式的对话并不罕见。
因为往往双方都有着“反正过一阵就要各奔前程”的预期,在大农村打工圈子里交朋友总是更容易一些。遇见了就一起散个步,喝一杯,随便掏点心肺,也不用怕事后尴尬。只要不去存心为难自己特意给打个“临时凑一起排遣寂寞”的标签,这种友情其实相比大多数别的关系都来得更真诚些。我跟Raphaelle本来就是这么对上号的。

那时我刚上岛,图新鲜,什么免费活动都去掺上一脚。旅游办搞了个徒步节,其中有条路线是傍晚出发去看萤火虫。我从没见过萤火虫,就回邮件报了名。这条路要穿过一个私人农场,平时进不去,据说是旅游办找农场主商量特意为这个活动开放了一天。而Raphaelle那时就在那里换宿打工。在徒步队伍里,两个没有伴儿的很自然就并肩到一块儿了。

“New Caledonia”。
……那是哪儿。
她咯咯咯笑起来,从我认识她的第一天起,她一直是这样笑的,“我是法国人啦,New Caledonia是法属的一个岛,之前我在那儿工作,将近三年。”
“写可行性分析报告,一直写,一直写,写烦了。”
嗯,我说我懂,我之前也是做类似的事儿。

所以我们就顺便约了下次一起去吃Onetangi沙滩边上那家很有名的甜品。全世界姑娘们交好的模式是通用的。
结果我们不只去吃了甜品,还吃了意面,还点了烤鸡翅,一盘三对。我跟她说,你看,这就是你的六个翅膀了,而现在我们要把它们都吃掉了。
她笑得周围几桌人纷纷侧目。然后她叉起一只翅根说,“不对,这是半个,所以这里只有三个翅膀,我还剩三个呢。放心吃。”
“可是三个翅膀你没法保持平衡啊,那样就飞不起来了。”
“这是个好问题,我得想想我该怎么办。”

————————————-

那阵子隔一两周我们就会见个面,有时是去看电影,有时是发掘还没走过的步道,还有一次我们去了岛上唯一一家可以k歌的酒吧。那比国内的KTV可差远了,歌单靠手写,没有MV,只有一行行歌词通过投影机打在白墙上,还得跟整个酒吧的醉汉醉太抢麦克风,试了一次我们就退散了。
“如果你以后来上海,我一定要带你去体会下中国的卡拉ok。”我跟她说,“花一杯饮料的钱就可以独霸三小时。想象一下!”
她笑得前仰后翻,然后冲上去唱了首Eight Days a Week。

我还是更喜欢电影院一点。本地人爱的是沙滩、派对和葡萄酒,别的需求不大,所以岛上只有一家电影院,只有一个放映厅,大概三十个座,前三排是沙发,后面都是连排的木板凳。我头回乱入时看了《在路上》,这片子拍得不明所以,我看得也是不明所以,只记得沙发好软好舒服,居然还配了抱枕的,于是散场后就稀里糊涂办了张会员卡。
嗯,会员买十送一。给我添了点约人一起看电影的动力。《南国野兽》的海报很美,于是我问Raphaelle要不要一起。
“要提早点到,前排的沙发比较舒服。”
“好,我开车来接你。”

当然,她毕竟是法国人。所以我们到的还是不够早,沙发只剩了头排,离银幕有些太近。往好的方面想,头排有脚凳,所以我们拿了抱枕当枕头,躺平身子陷在沙发里紧挨着看完了电影。我估摸那姿势大概很像旧电影里那种在水烟馆抽高的烟客吧。电影很好看,配乐很动人,电影院里很暖和。
她又开车捎我回住处。“嗯,我挺喜欢的”;“要知道,你给我发短信介绍的时候,我还想,额额,看起来好像不怎么有趣的样子呀”;“谢谢你”;“谢你叫我出来啊。老实说,这两天情绪不太好的,现在感觉斗志又回来了”。
因为下一份短工还没找到吗。
“嗯,还有就是另外两个朋友跟我说他们马上要去环游南岛去了。熟人接二连三地离开……”
我点点头。懂。
我跟她说起在墨尔本看live时遇到的红发姑娘,明明感觉很投缘、感觉如果是住在同一个城市肯定会成为长久朋友的那种,但一夜过后,大家都知道除了回去加个Facebook以后就不太可能再有什么交集了。
“Exactly”。她拍了下方向盘,CD托盘里的烟灰也跟着跳了跳。她的手排车很旧,CD播放器早就不好使了,所以附件也就被挪作了他用。
她在路口放我下车,我回头跟她招手,看见她又点起一支烟。

几天后,她打电话给我,说找到了另一家人家换宿看家,主人出门前说只要不搞破坏不介意她叫朋友来玩,所以她问我要不要过去,还有其他朋友也会在。我说好。

那个地方在人烟稀少的东边,我开着GPS还是迷了路。好不容易安然无恙停好车,并且成功地没有压到任何一只鸡,Raphaelle和她的伙伴已经因为我的停车技术笑了好一阵儿了。
他们站在门廊里,独栋的木屋架在草丛之上。打开车门时我注意到草丛有些湿。“早上这里下过雨吗?”
除她之外,就只有一个男生在,“刚停没多久,台阶有点滑,小心。”他说,“快进来看看,这屋子超赞。”
我听出来他带了些西语口音。脱鞋进屋后,趁Raphaelle给我导游的功夫偷偷扯了扯她的衣角:“这个是不是你的阿根廷男孩?”她愣了下,摇摇头:“就要落潮了,待会儿我们去石滩转一圈。”

石滩上除了我们仨没别人。我默默走远了些去拔青口贝。登山鞋已经有点漏水,海风又偏凉,我兴致并不高。若是换作刚来岛上的时候,到了这样原生态的地方我一定欢快得很,可已经过了些日子也有些审美疲劳了。看看他们那边,似乎是同样情形,两人并没有怎么交谈,只是各自占了一块礁石割着贝。除了海水的声音,整个石滩静得有些让人受不了。
于是我往回走。她听见动静抬起头,朝我喊道:“回去我们煮一大锅,一定很好吃。”

Marco,也就是那个西语男孩,包办了全部的准备工作。他说他正在做厨房帮工,这些活儿熟练得很。Raphaelle在一旁帮忙,见我切完菜拌好沙拉便无所事事的样子,大手一挥让我去放点音乐。主人家的书架上有整整三排CD,所以这倒是让我消停了会儿。

青口贝真美味,只是白水煮一煮,就轻松压过任何一盘我窝在厨房几个小时搞出来的玩意儿。我一边赞叹一边问Marco在哪个饭馆打工,他告诉了我。
“那你也住在镇上啊,离这儿很远呢。”
“没错,今天休息,正好Raphaelle联系了我,所以就过来放松下。”
我转过头看向她:“那之前几天,你都是一个人呆在这儿?”
“对呀。”她笑笑,“这儿景色又好,又没人打扰。我挺喜欢这感觉的。”

我们默默吃了会儿。Rapahelle问道:“你放的是什么歌,真好听。”
“嗯,我以前听过这张,唱歌的叫Katie Melua,我挺喜欢她的。”
“嗯,真好听。适合这个地方,我会再放的。”

———————–

我记得在那个景色拉轰的山头上,后来是我打破了那种舒适的沉默。大概是对几分钟前的话题还有些不甘心吧。
“我觉得……至少就我自己的感觉来说,好像跟一个人太熟了以后反而不太可能真的在一起了。因为……缺点之类的,必须得是先在一起以后发现的,才会忍得了。”
Raphaelle转过身朝着我咯咯咯地笑出来了。“我想你是对的。”

“但是physically attractive也是必要条件。”她隔了几秒又补充道。
我严肃地想了五秒钟,她也是对的。

Wild Beasts @ QSW Shanghai

773836806304320在Fuji最大的遗憾就是错过了Wild Beasts——为了死守红帐篷头排的位置刷女神和印度团——没想到三个月后业界良心split works就把他们请来了,而且票价极其良心!至此,今年最喜欢的两张专辑都刷到了巡演现场,并且作为这【疯狂刷Live】小半年的wrap up,我听到Wild Beasts的现场vocal已彻底跪了。

我说的不是主唱Hayden,而是肚腩哥Tom的嗓子。A Dog’s Life惊为天人!哥头一句开声就让站在第二排的我腿软了……扶着隔壁猫姨的膀子刚勉强站稳我就开始在那儿荡漾,从A Dog’s Life荡漾到隔了三四首歌的All the King’s Men……然后……然后……All the King‘s Men那两句Watch me! Watch me!一飙,以及接连而来的喘息声出来,我又不得不扒住猫姨了(猫姨真好使,幸好带了猫姨去//esc)。

为什么录音室专辑里完全听不出这么开的声场啊!温暖、厚实、立体剪裁、混着刚晒过太阳的焦糊味儿(啥?),最关键的是,还包邮送到耳边啊亲!到底录音室是干嘛用的啊混蛋!大家都去注意Hayden的假音了,都没人夸哥……

其实去现场之前没仔细查过水表,没怎么注意过Tom主唱的几首歌,最喜欢的还是上张里的loop the loop。结果在浅水湾上来就看中了他的小肚子,而且汤三岁手舞足蹈地弹着合成器,还不时<划掉>呆蠢</划掉>憨厚地笑着,当下拉着猫姨说好萌(为我无法挽回的品味点蜡……)。相比只会抱拳的Hayden,汤哥说的“谢谢”可标准极了;他戴着据说是体现(逗)逼格的9:30 club帽子,另外穿着写有underground字样的T恤:左肩上一串大窟窿,腋下还有一溜小洞,咱立刻想到了只住得起汉庭的poor白谎有没有?隔了几首猫姨又把他骚气的大红篮球鞋指给我看——后来听说是前一天刚在北京买的飞跃——于是此时哥在我心中已经加分到跟基友团双胞胎平起平坐的地位了!

(果然已经偏题很远了)

QSW的几只话筒素质是真心不错,至于人家吐槽的音箱共鸣什么的,老实说,这个价位能有这个效果,我已经满足了。散场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如果我是壕,我就”飞到伦敦去把基友团和野兽一起二刷了。当然现实是我没钱,出门发现下雨没带伞只能打车回去还默默心疼了下……

结果前两天,基友团在推上说,Sufjan Stevens也会去O2坐台……所以伦敦人民,我恨你们。

TIFF多伦多电影节平民攻略

p19870663
电影节一条街上的布置

 

自从去年乱入BIFF以后心思就活络了,写new year‘s resolution的时候一门心思念叨着多伦多。5月的时候查了查机票价格哭成狗,结果最后还是强行跟老板请了事假,去成了。爽翻。特此写攻略回报社会,求老板不计前嫌给升职加薪。

除了太远且物价高(还有13%的消费税),我觉得多伦多是比较适合普通影迷去的电影节。影院集中且在多伦多市中心,交通便利,季节宜人。因为靠近年底,又在北美,不但有不少热门片首映,选片也更贴近大众口味,不像柏林那么严肃,比威尼斯丰富,(听说)普通人买票入场又比戛纳容易得多。这次体会下来,也确实无愧于第四大电影节的说法。

在往下看之前,请再次阅读本日志标题,注意,这是个平 diao 民 si 攻略,也就是说很多决策是以省钱为前提的,所以高富帅/有大款傍的文化人就不要浪费时间继续看了。

机票+住宿

多伦多电影节每年都在9月初举办,这个时候正撞上留学大军的尾巴,基本没有特惠机票,而且起飞日期差一天价格就可以差一两千。如果没有提前大半年订机票的打算,那么上海直飞多伦多的代价将是15k起跳(谢谢东航!)。所以当我在6月拿到签证后订机票,最经济的选择已经只剩下国泰航空经停HK飞纽约,纽瓦克机场睡一觉再坐加拿大航空飞多伦多(也可以选国航2次转机,价格差不多,不过我因为已经有了美签就选了国泰这条路线,毕竟国泰服务好很多),往返代价在8.5k左右。听说南航现在在推帝都到北美的航线,明年要去的同学可以留心一下。

因为纯去看电影,没时间social也没时间自己做饭,回旅店多半也就是洗澡睡觉,所以住宿我选了Canadiana Backpackers Inn。选择的逻辑是去booking.com、hostelbooker.com等网站按床位价格升序排列,在最便宜且rating没有惨不忍睹的几家里查看地理位置。这家青年旅舍环境不错,提供免费早饭,且走到多伦多电影节主力影院TIFF Lightbox只需要2分钟,Scotia Bank Theatre只要1分钟!走去其他King st的放映影院也都在5分钟以内,所以估计这家住店也是一些经济实力不够雄厚的参展人员的首选,我起床吃早饭的时候在厨房好几次看到戴着TIFF吊牌的人在那儿泡咖啡。况且在物价居高的多伦多来说,29刀一晚已经算物超所值了。如果对住宿要求比较高、想住单间但又订不到(住不起)电影节会场周边的酒店,那么可以考虑在Airbnb上看下,青年旅舍的单间不推荐,因为一般隔音都太差。

买票+日程安排

相对于釜山电影节,多伦多的海外购票用户体验就要好很多很多了。理论上,只要英语过关,整个过程都可以在出发前在线搞定,具体要参考TIFF官网,界面友好,无需翻墙。今年流程基本如下:
7月初:套票开售(只确定电影票种类和数量,无具体场次和片目)
8月中下旬:出片目,然后出放映场次安排
8月下旬:regular flex套票持有者选片,确定观看场次
8月底:单场票开售
9月头:打折套票持有者选片,确定观看场次
售票的网站链接估计每年也不一样,还是要等官网放出来,跟着官网一步步走完整个流程,有疑问可以联系customerrelations@tiff.net,一般2天内会有答复。然后等人到了多伦多,凭打印的确认邮件、消费的信用卡和护照就可以去票房领票了。只有一点需要强调,TIFF电影票上面是没有座位的,观众排队入场,好座位先到者先得。

TIFF的套票真的会卖完,所以还是尽量早点下手。套票分官选(TIFF Choice)和自选(My Choice)两类:官选就是你选影片类型(热门/首映,实验电影,etc),TIFF官方帮你做具体影片的选择,不用自己动脑筋;自选么当然就是先买电影票的量,然后自己来挑选具体影片。自选套票也分三种:regular flex,day time和back half。regular flex可以选择除红毯首映(premium)外的所有时间段的所有影片,day time只能选每日17:01之前放映的,back half则是只能选电影节过半以后的放映,具体比较如下:

p19864161

解释一下,package price的2个数字分别是套票价格+服务费,Quantity就是套票最少是几张起卖,觉得不够看可以成倍买,selection time是指这个套票的选片开放窗口——平均价格与单场票(single)相当的regular flex是最早的,也就等于你是买了个提前选片的权利;而正宗打折票day time和back half的选片窗口在single之后,也就是说虽然票价便宜但等到这个时候,不少热门片子很可能已经显示卖完(off sale)。注意,只是“显示”为卖完,实际上后面搞到票的机会还有大把,后文会详细讲。

今年在不知道片目和放映安排的情况下,我买了一套regular flex加一套day time。自己排完片觉得这个组合刚好够用。不过鉴于我是处女座,我的排片过程就不详述了,反正对别人没有参考意义……

比较要紧的是,在官方公布片目和放映时间表以后,除了排好自己最理想的日程安排,还得至少再留一个备选方案。这是因为,同一个package的全部选片必须一次性在1小时内完成,不能隔两天想起来了再登进系统加减修改的,选定以后再要换片子和场次就只能本人亲自去票房付一点手续费换了。然而通过网上系统选片的话,“轮到”你选时,很有可能你最想看的几部电影的最理想场次已经off sale,你肯定舍不得放弃不看吧,但改换其他场次就免不得就要对日程安排动大手术,1小时根本来不及。

为什么要说“轮到”呢?上面的表格里,regular flex的选片时间是8.26到8.29,但实际上不是所有买了regular flex套票的人都可以在8.26一早就选片的,套票持有者将收到邮件通知,被随机分配给这4天里的某个时间点,自这个时间点开始,才能登录进选片系统,去选择自己要看的场次。如果登录时,想看的某个场次已经off sale,那就只能选其他场次,或者干脆就跳过这场选完剩下的,系统会自动分配一张抵用券(voucher)到你的package里,在TIFF票房现场取票时可以拿到。显然你被随机分配到的时间点越早,off sale的场次也越少,你的理想日程也就越有可能全部早早实现。但这一步只能拼rp。

regular flex全部选片完毕以后,单场票(single)就开售了,single包含红毯首映premium票和普通票。如果你不是TIFF会员,也没有土豪一样地买TIFF Choice的红毯套票,那么这就是你最早能买到premium场次的时机,我就是这时买了两场premium的票。不过我是因为时间实在排不过来了才买的premium场次。实际上,除非你是该片某个演职人员的忠实脑残粉,否则我个人其实并不推荐买premium,价格要比普通票贵近一倍,除了保证能看到主要cast/导演,其实premium跟普通场区别不大,Q&A都不一定有的。如果要看红毯走秀/明星入场,完全不需要买票,只要早早等在红毯旁边/影院门口的路边即可,买票的观众反而因为得早排队入场找个好座位,往往倒是看不到红毯。

随着Single开售,大约有20%-35%的场次会迅速售完(电影节一共300来部电影,每部1-3场放映),两天后买了打折套票的就可以登进系统在剩下还未off sale的场次里确定自己要看哪些。除了窗口开得晚一点,打折套票的选片过程和要求跟regular flex完全一样。

如果你也打算买一套regular flex加一套打折票,那么显然最符合逻辑的做法是:在较早的regular flex选片窗口选好所有你估计会比较热门的片子,买了10张就选10场,买了20张就选20场,用足,不要留voucher;等到较晚的打折套票选片窗口,如果想看的场次还是off sale状态中,可以不用临时换选其他电影,就留着voucher等人到了多伦多再见机行事。

从8月底开始,TIFF官网会在每天早上7点更新off sale列表——所谓的off sale并不是绝对的,曾经显示为off sale的片子也有可能第二天一早又有票了,这是因为制作方会留不少票给片商和亲朋好友,但一则这些人可能今天说有空隔天就说不来了,二则可能片子早早找到了买家,那后面几场放映本来留给片商的票子就几乎都会被回收了。所以一开始因为off sale没买到票也不要太沮丧,每天早上刷一下,很可能就有惊喜,我这次就有四场都是到了多伦多以后,大清早刷网页看到放票了,再拿着voucher冲去票房换到票的(也可以付钱买)。比如‘71这场,票房工作人员跟我说那天早上只放出来3张票,我换到的是最后一张,再次证明住得近有多重要:电影节票房就在TIFF Light Box马路斜对面,从我住的青旅走过也就3、4分钟。

如果想看的场次自始至终off sale,那么唯一的希望就是排队rush了。所谓rush,是指买不到票的影迷会提前去影院外面的指定排队处等候,电影开场前15分钟左右,工作人员会开始统计放映厅内有多少预留位置没人来的,把这些位子腾出来,卖给排在rush队伍里的人。原则上先来先得,排到的话,TIFF工作人员会派发给你一张凭证,让你进入电影院去售票处买票(现金或voucher,不能刷卡)。到底要提前多少时间去排rush,只能自己估量。可容纳千人的大放映厅,最多时能放进百来张rush票,但相对来说排rush的人也超多,提前两三小时去排rush的大有人在;而在TIFF Light Box放映的片子,通常提前30-45分钟左右,就基本没问题了。

另外,TIFF会有不少免费放映场次,不需要付钱买票,但得提前两小时到放映影院门口排队领票,也是先到先得的规则。

p19870712
请无视我的鞋,前一天在某音乐节烂泥地踩的……

关于影院

所有放映影院信息都能在官网页面查到,这里再讲讲具体感受。
— Roy Thomoson,本是个歌剧院,因为座位角度问题观影体验并不好,放映场次不多,基本都是premium场,不推荐。
— Princess of Wales,放映效果不错,而且在这里的场次基本都会有Q&A(至少第一周的都有),很大,听说可容纳1700人,但相对来说,也是最需要早早去排队的一个,一般我都提前至少45分钟去,才能坐到一个二楼中间相对舒服的位置(这还是因为我是一个人,所以更容易找座)。
— Elgin/Winter离King St大约15分钟步行路程,不讲究的话提前20分钟去就足够了;有两个大厅,底下的visa厅比较古典剧院范儿,但一楼后排位置视野会受限其实还是二楼舒服;顶层的winter garden厅如其名,有蔓藤从天花板垂下,挺萌的;因为两个厅都挺大,所以也是常有演职见面/Q&A的地方。
— Ryerson,在大学旁边,比较远,从King St步行过去大约30分钟,坐地铁加两头走路也要至少15分钟,但基本没有太差的位置,赶场来不及排队的话也没关系(虽然多伦多人真是非常喜欢排队阿……)。
TIFF比较热门的片子(换言之已经在其他电影节打出些名声、或者由著名导演执导/名演员参演关注度较高的片子)基本都会安排在以上四个电影院。
— TIFF Light Box,主会场,3个中大型放映厅,电影节主推的但不那么“热门”的片大多会被安排在这里放映,相对最靠谱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都在这里,我排的3场rush都是这儿,可以看到工作人员真的是一遍遍在反复确定场内是不是还有空座位还可以放rush队伍里的普通观众进去,无愧于“this is your own film festival”的口号。
— Scotia Bank,好像有六七个厅,“非主流”片的主要会场,我个人最喜欢的影院之一,因为完全没有烂座位,只要手中有票,开场前5分钟过去都行(虽然提早40分钟过去也还是能看到很长的蛇形队的……);设备都比较新,放映效果不错,座位大椅背还可以往后靠,坐得很舒服,而且离台子近,有Q&A的时候互动效果要比那些大剧场好很多。
— Jackman Hall,比较小的厅,rush难度会稍大一点,跟人闲聊时唯一听说过没有rush成功的案例就发生在这里;从King St步行过去大约15分钟左右,旁边还有个美术馆可看,离唐人街也很近,看完有时间可以顺便去买点吃的(唐人街买菜/水果比King St附近便宜很多)。
— Bloor Hot Docs,远,离最近的地铁站还要走7-10分钟,最好留足30分钟在路上;入口很小,入场较拥挤,里面的厅倒不小,二楼的格局有些奇怪,是“π”字型的,前半部分有向下沿伸出去的七八个单列座位,比后面的座位宽敞许多,如果能抢到这列最前面的单座,那是相当惬意的。
剩下两个电影院我没去过,就不好说了。

排片及套票使用建议

通常来说,延续近两周的TIFF,第一周、尤其是开幕头三天的各场票子都会比较紧张,购票难度相对第二周的场次要大很多。并且通常来说,第一周放映的场次七八成的可能性是有Q&A的,所以如果你购买了Regular Flex,可以重点先定开幕头几天的场次。

因为老年人是购票的主力军之一,所以白天场次并不见得比夜场(18点及以后)容易购票很多。但白天的放映多在中型厅,片目也基本不会有那些能吸引大量粉丝尖叫的“巨星”参演——主办方也知道要把大热片目的放映(尤其是premium场次)都安排在夜场。所以,白天虽然可能一场放映可售的票子数量相对少些,但排Rush的人也要少很多,也就是说,哪怕一开始网上没买到票,后面入场的机会还是很大。因此,建议Regular Flex的使用以夜场为先,白天如果是安排在Elgin/Winter和Ryerson的场次(说明这片比较受欢迎)或是Jackman Hall的场次(放映厅的容量太小),也可以考虑使用。

TIFF官网会写出每部电影的片长,但帮自己排片时,两场放映之间不能只算片长+交通时间。除非你确定不会有Q&A环节或是不想听Q&A,否则哪怕是在同一个电影院,两场之间也要额外至少留出20分钟的空隙来:放映不太会卡点开始,并且还有3-4分钟的TIFF宣传片/赞助商广告;Q&A环节不会像SIFF那样草草了事的,至少也会持续10分钟左右,20分钟的Q&A(含鼓掌时间……)是家常便饭,遇到演职人员出席比较全的场次,放映前他们会出来一遍作大致介绍,放映后会再出来回答问题,那就要半小时以上了。

p19870750
手机渣画质,Before We Go的Q&A环节

 

其他Tips

个人觉得没啥必要买当地sim卡,需要上网的话TIFF Bell Light Box和Scotia Bank Theatre这两处都有免费wifi。人肉翻墙了以后,建议有条件的同学还是关注一下官推@tiff_net 毕竟更新消息比较快,这次我就是官推上看到the imitation game加场的消息才去买票看的。

日程排满的话,每天一早最好先研究下当天行程,算下路上和排队的时间,看看有没有留出坐进店里吃饭的空儿,没有的话提前买好三明治之类的很必要(!)。多伦多并不是便利店四处开花的地方,路边摊只有味道诡异的热狗,而电影院售卖的除了爆米花也只有巧克力坚果一类,吃不饱。我排队时有碰到过忘记买吃的饿得快哭出来的汉子,实在看不下去分了他一个橙子……当然这位大哥8天里看了35场,太hard core了,该情况应该不适用于一般人。

非英语片才会有英语字幕,英语片就只有原声了,所以进场挑座位时尽量看下周围,不要坐在抱着大桶爆米花的人周围……

尽量不要迟到,真的迟到了,在一片昏暗中找影厅工作人员问哪里有空座位会比你自己找更容易,对其他观众的影响也更小。

电影节气氛

赞美的部分
— 影迷真多,尤其上了年纪的,至少我看的33场里,从200人的小厅到近2000人的大厅,基本都是坐满的;9.14最后一天我看的早场,选片人介绍片子时顺便提问在场观众里看了20场以上的有多少,我张望了下,大概300-400个人的厅里有二十来个举手的。这就直接导致观影前后的气氛很好,可以迅速进入状态:往往排队时前后的人都会相互问问看了哪些片啊,哪部好看哪部不好啊;进场后也是,好几次我刚坐下来就被左右的老头老太们拉着开始讨论心得;放映完要是看得满意了,一整排原本互不认识的阿姨会瞬间结盟一起猛夸某个演员/导演(比如多兰……)。感觉大家都好投入呢……
— Q&A绝不会出现没人问问题的情况,并且观众提问全都有的放矢,往往我想知道的都一上来就被人问到了(当然也有看上去笔笔直的男粉借提问机会猛表白的……嗯,对象还是多兰)。
— 在多伦多,鼓掌声永远不会缺,哪怕是有点烂的片子出字幕时照样可以享受20秒钟左右的鼓掌,至于赏心悦目的好片子,导演若能出来Q&A,那就等着standing O‘的迎接好了,还不止一轮呢。

遗憾的部分
— 没有屏摄,但大厅里看到一半玩起手机影响后排人观看的情况也是不少的。
— 凡是TIFF Light Box的场次,哪怕放的不是爆米花片,影院也会赠送一桶爆米花的抵用券,导致剧情发展到特严肃的时候会听到旁边突然响起咔嚓咔嚓的咀嚼声,TIFF这思路我也是醉了……
— 官方指南和具体实行时出入不少;志愿者培训也不太到位,一问三不知的情况不少,听他们自己说报名志愿者没什么门槛,培训也不是强制要参加的,所以有些人一听做志愿者可以拿赠票就报名了,直到上岗前都还一头雾水中……

这次去多伦多电影节,我是9.5一早到,9.14中午离开,一共看了33场,其中9.6和9.7因为去多伦多郊区举行的一个音乐节,所以没有安排下午和夜场。总体来说,节奏还算紧凑,几乎没有几顿饭是好好吃的,但因为住得近,所以没有特别累的感觉。我口味还是偏大众的,没有去看特别艺术的片子。看过的里面,Mommy和Force Majeure都很喜欢,不过我觉得应该写一写还没积累起太多名气的片子(不含剧透,放心看)。

值得一提的片子有:

The Keeping Room
美国内战时期留守家中的三个女人独立对抗流氓的故事,节奏拿捏精准、女演员个个出彩,女汉子必看。
’71
北爱题材,剧本没有太出彩,但是武戏拍得让人血脉贲张,文戏的情绪表达也非常还原真实(尤其男主)。
Rosewater
有些演员,他/她出现在cast表里就是该片的质量保证,我觉得Gael Garcia Bernal就是这样一个演员。作为囧司徒导演的处女作,有些处理是弱了点,会让人出戏,但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切入角度。

TIFF有个人民选择奖,所有观众可凭票根投票,以上三部我都投了(外加Mommy),虽然最后得奖的是the Imitation Game……其他比较推的还有:

Wild Tales
短篇段子集,拉美人的剧本完全传承了他们那批作家的精髓 ,每一个故事都好看。
The Humbling
继Drive和Stoker之后又一部除了剧情以外其他都挺喜欢的片子,当然这部的剧情要更无厘头一点,所以似乎外界评价一般,但个人觉得摄影和剪辑超赞的。
Seymour: An Introduction
噱头在于伊桑霍克导演,但我推荐的原因是伯恩斯坦老先生在这部纪录片里谈论的所有关于艺术、美学、教育和生活的言论都非常具有启发性,绝不浪费时间。
While We’re Young
因为Noah Baumbach的关系,这部的高质量应该说是众望所归。我通常对这种生活小品片不太上心,但这个代际生活观冲突的题材选得有趣,写得更有趣,而且精彩台词层出不穷!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霍金的爱情故事。我本来对这部是持可有可无的态度,但预告片用了我很喜欢的一支乐队的新歌,一下子好感倍增就买票了。片子本身中规中矩,主要想说的是我觉得男女主演都奉献了职业生涯到目前为止最高水准的表演。

不要抱太高期望的片子:

Eden
借着法国电子乐的发展起伏讲中二少年的成长,思路有点像boyhood,编年史一样的,不过起码boyhood是有故事可以讲讲的。
The Imitation Game
不是说不好,只是没那么好。可以明显看出是冲着奥斯卡去的拍法。故事讲得完整,演员也到位,但也就这样了。相对于这次看的其他电影来说,我觉得这部也就达到平均水准。
The Face of an Angel
不要看了,浪费时间。我看这部的唯一收获是排Rush时看到朱莉安摩尔阿姨突然从眼前一米处走过,一身橘红裙装,虽然真人比想象中矮,但女dom气场超强……

 

The National & Riot Fest

去多伦多当然主要是为了电影节。但发现居然还可以蹭上基友团时也激动地拍桌子了。虽然他们连压轴都不是。

Riot Fest实际是在多伦多郊区一个公园里划出了块“草场 ”来给一群楞子安放青春用的,官推风格特别躁特别年轻朋,一看就是拒绝老阿姨的款。Stars或许还有可能是占个地利,但我就好了奇了为啥还会请The National这种中产团。可巧不巧遇上雷雨天,周五晚上我挂着人字拖趟河去电影院,周六本着踩点和随便看看的心思去大公园,结果下了班车就一脚踩进烂泥地里……是日不得不报废了一双飞跃。

知道舞台效果华丽但没想到是这么华丽!早知如此就应该果断冲到前面去而不是在后面晾拖鞋哪

逛集市时扫了The Civil Wars的首专,【喜欢可是还没看过现场但这个团已经解散】的清单上近两年这个团排在榜首…… T.T 但除此之外这个下午乏善可陈。晚上Fuji错过的The Flaming Lips倒是给补了针鸡血——我看到主唱钻进那个海洋球在几十米的人群头上滚来滚去,看到花蘑菇还有奇奇怪怪不知道什么鬼的玩意跑上去大跳广场舞,还看到流瀑般垂下的镭射灯光衬着前方叠罗汉一样的“Fuck Yeah Riot Fest”字形气球。虽然曲子都没啥感觉,但这样的现场煽动力现在还有几个团能齐肩呢?这癫狂的路线,拿甲壳虫著名的lsd音乐代表作来压轴且算恰如其分吧。

后面压轴的The Cure继续一贯的业界良心路线,唱个没完没了。除了少数街歌比如Lovesong/Just Like Heaven这种,我对他们并不熟悉也不感冒,乘着风凉完成任务式地看完,回城。

其实这年的Riot Fest有不少我喜欢或者曾经喜欢的团,比如DCFC比如the New Pornographers,但时间表一出来就发现悲剧了,想看的几乎全部跟基友团冲突,要占前排的坑那就必然跟Stars和DCFC挥手再见了。Riot Fest场地是类似双主舞台并排紧邻的格局,左边一台演出右边一台就调音,将两场之间的等待时间缩到最短。然而两个台之间的有围栏区隔,也就意味着要占前排位置的话必须得放弃前一场的看脸机会……

我之前还打算周日到了场地再见机行事的,可时间一到默默就赖在双主舞台后方不动了,直接放弃Stars。磨到六点多发现前面一点都不挤啊,妥妥有空档钻到前五排,于是又果断放弃DCFC。相比Fuji Rock,这里的站区离舞台近多了,彼时正是夕阳开始斜沉的点,隔壁台咚咚咚咚咚敲开场曲目I Will Posses Your Heart的时候,我这边正对着舞台顶边一角渗开的胭红夕照发呆。想起几年前在上海看DCFC的时候,Ben胖子瘦了不少,室内气氛适宜,舞台很有活力,喜欢的歌也都唱了,对比起来,这场显得像是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近两年也确实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作品,他们自己都显得兴致缺缺。

但我最喜欢的时刻也总是诞生在这样的氛围里:可以混在人堆里,跟着左右前后摇肩抖腿哼唱几句,跟陌生的面孔眨眨眼、露出微笑,知道大家期待的东西是相同的,好似这样就通过了重重验证,证明我们都是来自同一个次元的好伙伴。是一起的。

Mistaken for Strangers是一部大大增加我对基友团好感度的非典型音乐纪录片。谣传Matt在辞职专心做乐队之前,已经相当于公司中高层了。退出稳定的职场,回归颠簸的路演大巴,相信并不是魄力使然,而是纯粹的天真,不算计。这样的天真,在这样的年纪,我实在钦慕。如果说我觉得AF格外出彩之处在富于情感的编曲,那拥有一颗诗人之心的Matt写出的词正是the National辨识力最高的特质——虽然有时我拉出CD册子细看歌词也会有点吐血。

他们真正出场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在第一次看完Coldplay以后有段时间里我一直以为摇滚乐队出场都会特别豪华特别奢侈,后来看得稍微多些才意识到实际上那是流行乐的出场方式(真不是黑冷耍……)。The National也跟他们的同僚一样,出场即首曲,不说废话,不放烟花,唯有脚边的香槟桶算是他们的特色。

Matt在唱至Squalor Victoria时就已进入半醺状态。不过余辉未尽,令得演出的前1/3段台上都像是加了一层淡粉偏橘的遮罩,他偶尔的狂躁也显得可爱起来。这一场曲目自然以Trouble Will Find Me为主,我对这张的喜爱远不如High Violet,但还是时不时被双胞胎的默契和互动闪瞎。

左Aaron右Bryce,双胞胎各有萌点,Bryce比较攻,但我偏爱软一点更感性点的哥哥Aaron

我站在舞台靠左的位置,大部分时候站在我面前的是Bryce,他酷爱煽动,高举着吉他弹riff什么的,明显有所设计;有时Aaron会跑过来跟他换位,Aaron就比较柔和,多数沉浸在旋律里,偶尔往台下望一眼,再往弟弟那里瞄一眼,然后腼腆地笑一笑,显得很享受。兄弟俩都喜欢在ebay上淘中古吉他,鼓捣出一些绝不会出现在夜店榜单上的流水线音色来,这就像有些味道也只能出自于自家厨房烹饪的新鲜食材。比如唱到I Need My Girl,Bryce掏出了他的蓝色Fender,紧和着每一行歌词的伊始,毫不怜惜地将琴头扣在地板上。琴弦随着板材震荡,带出一种慢镜头般的回响,仿佛空气里可见缕缕蛛丝断裂开来,飘曳一阵,然后缓缓触地。录音室版本并没有这一出。

The National的背景幕墙相比起别家的精心制作来,并不出挑,多是现场的虚化投影,或者一些看不出意义的花纹变化,更像是迷幻的范儿。后来我fo了Bryan的instagram才明白,这正是学平面设计出身的他们的创作风格。现在回想起来,为现场加成最高的当逢England的前奏响起,沉沉夜幕之中,乐队背后突然下起满墙明亮的流星雨,那一刹那,我是真真尖叫了起来(就是这么偶像剧!)。印象之深,乃至于开始琢磨小U指弹时,上手的第一段练习就是这几小节前奏。

Matt大叔依旧是在Mr.November的时候冲下来,一脸董存瑞状直接就往咱身后的人群奔去。
等等……啥?
以前真没见过这样的。
我去。
要不要这么神勇?
娃都那么大了,奶粉钱不用再拼命攒了吧?

然后就相信了,他说有一次跳着跳着跳进一个垃圾桶什么的,应该确实是真事,不是段子……射灯追着他的脸,能看得出额头的发卷已经被汗水打湿。他不是金牙那种委身来接受朝拜的范儿,他弯低了腰几乎跟人面贴面嘶吼着,是困顿已久重归天性的野兽。

跳回台上的时候他好好喝了口酒。然后在唱Terrible Love的时候把副歌部分留给了双胞胎。Aaron抱着琴,唱着“I can’t fall asleep”,没有闭眼。他嗓子真好,带着民谣般的清甜,很动听,很不一样。高潮部分Matt又抓回了主动权,他在离舞台边缘稍远处一遍遍重复着”It takes an ocean not to break”,而Aaron和Bryce分别从舞台两边向中间聚拢,各自高举着吉他一边弹奏一边越走越近,他们背后蹿出一排白色的小型焰火。明亮的焰火越蹿越高,在他俩终于相邻时升至了位于他们头顶的最高处。他俩转过脸,望着我们,一同狠狠拨下最后一次和弦,焰火灭,灯灭。

本以为还会有一首Vanderlyle Crybaby Geeks的,看到这一幕我想到应该是没机会了。Riot Fest毕竟是个小音乐节,他们也不算压轴,演出能有这个长度已经很好了。他们走到一起做最后致意,一点不像是台下有着成百上千人的样子,反倒像是刚刚在家庭聚会上表演完了,正打算让出舞台好好去喝酒、聊天、享受自己的那部分派对。我想起纪录片开头的一句话: The National是一支由亲兄弟组成的乐队。

后面的Metric去年就在HK看过。City and Colour不熟。一看没有拿到setlist的可能,我就果断撤了。

回到青旅搜了下Stars的setlist,发现喜欢的歌都没唱,瞬间觉得自己真机智呢。

Fuji Rock之老阿姨的新型度假方式

按照某北欧神的说法,在Fuji Rock面前,草莓什么的根本就是蝼蚁。蝼蚁。你懂么?

IMG_20140728_231611
耐心等待开门和换手带的人群,排成蛇形队伍以后纷纷掏出小板凳坐下了

从四五年前油管看coachella直播开始,就一直想去切身体会下真正的大型户外音乐节。2014是个好年份,我喜欢的乐队纷纷出洞巡演,尼轰是个好选择,省钱省时间。为了拉小伙伴下海,我无耻地按猫姨一贯的口味给她量身安利了Owen Pallett。一发命中。

去尼轰参加音乐节不便之处主要在于语言不通,好在我们俩出行都算有经验,一路说说笑笑背着两大包露营装备也顺利抵达。

我们比大会提供的头班接驳车到得还早呢,而这时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下,门口已经人头涌动了。听说Fuji Rock最风光的时候,容纳过12万人。今年的阵容虽说被各种嫌弃,看来也没影响票房嘛。

女性专用帐篷区其实就是划出了一块比较平坦的草坡,一脚踩下去,几十只蝈蜢飞起来。我们迅速挑了块还算干燥的地方搭起了帐篷,它们就比较遭殃,那三天里大约死伤无数吧。丢掉负重、视察完周边后我们愉快地带着钱包去买买买音乐节周边——人家那纪念T恤是真的全棉的,图案是真的有设计过的,某水果节好好学学。

没参加过盂兰盆节,也不知道晚上的篝火大会到底正不正宗,然而我们主要是去逛吃的喝的,顺便围观11区人民拉圈圈跳大神挺满足。逛完泡温泉,便宜又补血,这一夜好好睡饱。

日出之后睡帐篷的体验犹如在蒸笼里当包子,猫姨忍不住早早爬出去透气,我照例赖了会儿床,也起来洗漱完毕。我们赶在午饭前把整个音乐节场地好好逛了一圈。这是我第二次来日本,依旧在夏日最盛的时候,汗出得畅快,群山环绕下点缀在各个角落的节日装饰也烘托出一种11区特有的不严肃的隆重。走走停停,在露天舞台对面的草棚里听着歌喝完一杯冰咖,我们起身去这天的主战场,红帐篷。

实话说,红帐篷里的音响不怎么样,两道前菜Parque Courts和Temples都有些悲剧。Parque Courts好歹有布鲁克林出身加分,而且我俩都爱看萌萌的胖子随着节拍摇脑袋,先横着摇,再竖着摇,不考虑舞台形象的话,其实歌都还不错。Temples则太失望,一水儿的女士发型和女装阔腿裤也就算了,现场弹得糊作一团,听得我们频频走神,本来碟还挺喜欢的,看完现场彻底拔草。

Slowdive

之前每周刷Fuji阵容刷出的最大惊喜就是Slowdive,虽然如果不去日本也能在上海蹭到一场,但换作几年前,真是想也没想过还能看到女神的现场——毕竟Neil来上海都快成老油条了,谁能预料到他们还有重组的一天。当然实际上我是从Mazzy Star才听起的,这只团在我大一大二那些省下饭钱买黄标碟的日子里是丰碑式的存在。后来才回过头去听Slowdive,很不一样,不容易喜欢上,循环多了却又上瘾。

调音很失败,而我们又偏巧不巧站在头排最中间,所以声音传到耳朵里失去了层次感。然而活的女神一身闪亮的金色裙子,拍着手铃,站在我眼前,可以抵消一切差评(对,看脸党就是这么不讲道理)。讲真啊,40多岁,孩子他妈,唱歌时还会闭上眼睛轻轻抿嘴……

返场时Neil有段独奏,Rachel于是就站在最边上拿出卡片机往前拍,拍舞台和舞台前的观众。她以为没人注意她,实际上我左右都在看向她那里。拍完了收好相机她就大大方方走到中间,双手扶起麦克来,绿色灯光一道道打在她脸上头发上,发丝还和着音乐微微飘颤——几年后想起我看过Slowdive现场时我还会想起这一幕的,我确定。

印度团的现场出人意料地萌萌萌
印度团的现场出人意料的萌萌萌

Bombay Bicycle Club

猫姨冲去绿台占FF压轴场前排了,我留下来坚守在BBC日本迷妹团身边。印度团是今年的新宠,新专听完一遍就惦记上了。开场音乐物尽其用上了Overdone的前奏,跟着一个月亮就从背景屏上升起来了,要不是秃顶主唱麻杆一样的细腿走上台来拉低了逼格,说春节联欢晚会我也信啊。这团因为编曲不算复杂(实际是技术不过硬吧),对现场器材设备要求不高,倒反而占尽便宜,把亮点都集中到画风鬼魅的背景动画特效和能闪出癫痫来的灯光上了。他们台风略小清新,又比小清新多了一点点二逼(?),于是我跟着身边的日本迷妹一起变身逗逼黑粉随着秃顶主唱蹦蹦跳跳——反正也没人认识我。

当然,阿三作为我最讨厌的人类没有之一,真让我听印度音乐我是万万不爱听的。但身为小清新团最基本的要素曲子悦耳动听自不落下,背景屏幕上两个骷髅蹑手蹑脚的样子还添了几分蠢萌,对我这种只为凑热闹而来的老阿姨来说,不用消耗很多体力就能相当尽兴,简直再适合不过。

站在头排正中间毕竟视野最佳,能看清脸的团总是额外能加点分,何况印度团来客串vocal的法国妹子长得也确实很不错。红帐篷下午场次没有encore这点挺遗憾的,尤其喜欢的演出嘎然而止,总感觉像美梦被小腿抽筋打断一样略叫人烦躁,

看完印度团直接就出门去主舞台绿台找猫姨准备二刷Franz Ferdinand。因为本来感觉就一般,去年年底又在HK看过,所以觉得这场不仅没什么新意,乐队的状态也没上一次好。曲目都差不多,连encore时四人圈打鼓的桥段也如出一辙。纯当是为第二天抢骗钱天团压轴场的占位攒经验了。

FF刷完余兴尚佳,便决定去看露天电影。去电影院要穿过林荫山道,Fuji Rock的用心便在这时体现出来了:每隔几步树上便挂着一颗LED大星星,一明一暗轮换着颜色,放眼望去整个林子似一个安眠的巨人,一呼一吸,一起一伏,释放出柔光照看着这里的生灵。

露天影院放的是Muscle Shoals,其实就是一堆大牌出来轮番致敬一个传奇录音室。片子本身很一般,倒是趁夜凉啃了个烤鸡腿,身心满足。

是夜三点睡下。

The Waterboys

Fuji Rock第二日其实是以我骗钱天团的晨间试音拉开帷幕的,近年最爱当然要单独写一篇nc粉报告,这里就不赘述了。但为了卡位而听的The Waterboys倒成了本次最大的意外惊喜。

卡位嘛,只求不要太难听就好;后来才知道有眼不识泰山,水男孩也是老牌团啊。老家伙们走出来我就一激灵,原因在于他们抱着的乐器——苏格兰棒棒哒!然而11区人民似乎觉得这风格不给力,搔搔痒睡个午觉倒是刚刚好,好多人都继续坐着小板凳闭目养神。我就(装作)蹦蹦跳跳从第2.5排摸到了第2排……

隐隐觉得这要真是在苏格兰爱尔兰的某个靠着崖边的坡上,全村晒完床单的人都跑出来跳大神那就更棒了,他们的歌挟着粗砺挟着码头的水汽挟着一股煤油灯味儿。可绿台离pogo区的距离消解了音乐本身散发的亲密感,只能靠观众与乐队的互动来弥补。因为以前完全没听过,我也没法在跳的同时还跟着唱,只是本能觉得好有带入感,于是跳着跳着就转了个花式360度……(三岁真轮不到我,三岁是金牙的专有形容词,后面再讲详细……

Travis

去年5月下旬回国,恰好错过月头作为草莓压轴的他们,也没觉得什么遗憾。这是属于曾经挺喜欢,现在却已经几乎没感觉的乐队(我以为)。因为这个时候我已经蹿到了头排,除了支在两边保护领地的手之外,几乎没法活动身体,好在这个session活跃的大多是小清新流,身体硬抗不算激烈,猫姨也得以顺利地挤进来跟我会合。

几年没关注,主唱大叔刚走出时没辨识出来,居然蓄起了大胡子,居然还是白色胡子,你谁啊,不认识。可是11区这么粉红的地方死忠粉是必须有的,于是用来自制的彩色皱纸花就这么从后面两排传过来了,居然还附送每人一根皮筋,良心壕粉丝啊。隔壁说不出几个英语单词的妹子想给我看后面传来的日语的说明卡片,我表示十分茫然,她就唱了两句Flowers in the window,然后冲我摆摆手里的花骨朵,我便明白了,是打算全场大合唱的时候挥舞起来吧。

白胡子迷惑性毕竟不如骚气的身姿,一开唱就认得出了,周围的文艺青年纷纷一脸陶醉,我却已经基本“我们老阿姨没法体会你们年轻人的清新”了。前半场都在走神,意淫着晚上如何如何才能跟女神会心一笑呢,过半到了Closer和Sing两连发的时候还是自然而然跟着唱起来,然后因为听到Sing就条件反射般地自动投射出脑袋上顶个章鱼的画面,便想着啊如果舞台两边的屏可以弹幕该多好啊……

果然Flowers in the window前奏出来周围就纷纷用标准荧光棒姿势挥起五颜六色的纸花,身边妹子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手上的花,我只好也弱弱跟着抖几抖。转头想跟猫姨玩笑几句,便发现后排没分到花的姑娘小伙们原来也照挥不误,Travis在11区的粉真多啊。

IMG_20140729_001557
站在主舞台前第一排回头望 #FujiRock2014

Damon Albarn

日式躁狂发病结束到金牙开唱中间其实隔了有一个来小时,大概是给人解决晚饭用的,但我们这种守着好坑的自然只能默默掏出压缩饼干……保安大哥们在见证我们这些人肉盾牌的“坚韧”和外强中干之后,也很照顾地递包递水各种聊天安抚。说实在的他们才辛苦,那半小时里硬扛翻了多少人哪。与日本“朋克”团相比,金牙这场子看着虽然躁,但实际对保安的考验不足万分之一。

金牙一身白色夹克(自以为)酷炫地出场了,但他中年失婚偶巴的痴呆形象太深入人心,我跟猫姨看到他就直接毫无理由地笑场。讲真么这张solo专辑之前听的时候就觉得新意比诚意还少,但听了几首居然辨识出了Gorillaz,才发现这个单飞场是把他几个side projects糅杂在在一起了。金牙毕竟混迹江湖多年,作品本子厚,现场经验也不是小年轻能比的,气氛造得熟练,知道怎么充分利用自己(尚未)年老色衰的脸,没唱几首就跳下来爬到隔栏上面任摸任撸——这不就比台下的人谁脚更长手更长么(脸皮反正厚到极致都是一样的……

不知道第二天金牙醒过来会不会发现小腿肚上多了猫姨的手指印。我心里还是面面地位最高嘛,所以摸了两下就收手了。不过霓虹人民似乎特别吃这一套,金牙隔首歌就下来亲民一趟,他们也真的会每次都跟见到肉的乌龟一样拼命伸脖子。可惜跨国沟通关键时刻还得靠语言能力,不然分分钟现世报。

比方,金牙作死地站那边撒娇说:接下来这首歌,我弹几个音,你们要告诉我这首歌叫什么哦,说出来我才会唱哦。
霓虹人民很配合地齐说Yes。
于是Clint Eastwood前奏的几个音响起,金牙一脸期待地看着台下问:这是什么歌?
霓虹人民又很配合地齐说:Yes。比前一回更响亮。
金牙默默等了三秒钟,发现Yes完没有下文,又噼噼啪啪弹了几下:你们说得出这是什么歌吗,不说我不唱哦。
“Yes!”地震山摇。期待的小脸庞满满铺到山坡顶——
那之后的几秒钟望着台下,金牙脸上的表情可真精彩。然后,他就默默地开始唱歌了……

我后来有问猫姨,到底霓虹人是的确不知道这什么歌还是他们不知道金牙到底在讲啥。经讨论我们一致认为金牙也不想知道这个答案,所以啥都没说老老实实把歌唱完了。

Owen Pallett

前一天晚上看完Arcade Fire浑身瘀青回到帐篷,匆匆赶在3点前睡下。这一觉虽短但心满意足,醒来时觉得第三天无论怎么样都没关系,反正票价已经值回了。

不过拿来安利给猫姨的Owen同学现场真心萌啊,差点把自己也安利进去了。等着开场时,跟猫姨讨论到底哪个是他男朋友,我指着一个身高遗憾但侧颜还不错的小哥问可能不,然后在他转身露出正脸时狠狠否决了自己。结果呢,回来以后,拿着Xindi给的图回忆了下,还真有可能就是那位。

确实也要长得帅才能被灯光衬得出,而小提琴手的气质自然有特别加分,感觉猫姨在隔壁一路萌得不要不要的。Owen没带乐队,单人演出需要用脚控制loop pedal,所以他便光着脚丫子上台,然后在前奏loop完成、渐入曲子高潮时,就会习惯性地在台子上猫着腰踩来踩去,把步点也当作了一种情绪的释放口。确实萌。我喜欢看单人演出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脸上专注的表情总是额外迷人。他就是这样。曲目间也很少有拉家常一样的聊天过度,所以This is the Dream of Win and Regine来得毫无防备——我知道他已经有一阵没在现场演过这支曲子了。恰好在这首之前我刚接过猫姨的相机帮忙拍视频,这首演毕,我也感觉圆满了。

散场我们出去扫了眼主舞台的John Butler Trio,基本就是路人版Mumford & Sons,有几首调子合着小雨放空下还不错,我看山坡上大家纷纷已经窝在躺椅里睡着了……等回到红帐篷坐下休养生息,恰好OK Go最后两支歌,这团真会闹腾,红色彩条都喷到坐在调音台前面的我们身上来了。他们后来靠无人机航拍的MV在天朝火了一把,其实现场思路也是一样,意思就是形式大于内容,歌真的很平庸。至于后面The Pains of Being Pure at Heart唱到一半的时候我跟猫姨都已经呼呼呼了,完全不记得听了啥,无法评价(虽然应该一定是比OK Go顺耳多了,不然也没法在那么闹腾的场子里坐着睡着。)

IMG_20140728_233006
林间步道上保留了为311地震遇难者祈福的涂鸦

Ásgeir

去白舞台是上坡路,我们笃定地走着,就听到了一嗓子不带烟尘气的吉他飘过来,赶紧奔去找地坐好。第二首歌恰好是新专里我挺喜欢的Higher。山间本就自带回声混响,湿度又大,他的现场风格实在太适合白台这场子了,好似每一句都附着在一缠雨丝上,悬浮在潮湿的空气里,久久不落地。想起在去板鸭的飞机上后知后觉听到整张Bon Iver时的惊艳。

翻唱heart-shaped box有些意料之外,不过重新编曲后成了完全不同的一首歌,别有风韵。唯二缺点是身后呱噪的英国小孩们以及大屏幕上小哥的颜——毕竟有Owen珠玉在前,别人随随便便就被比下去了,何况这还是个发迹线堪比腐国大叔的90后。但无论如何,作为最后一场有认真在听的演出,他叫人印象深刻。

天色渐弱,雨势倒有加大的意思,又冷又饿的我跟猫姨一合计,毅然决定翘了The Flaming Lips,打时间差泡温泉去。在池子里“坦诚”聊天时,倒也听得到远处的演出,劲爆金曲一样的Do You Realize渗进氤氲水汽,添了点90年代日剧的情调。只是后来回到东京刷Insta时才知道我们错过了一个怎样华sang丽bing的现场(不过一个多月以后我就在多伦多补回来了)。

等拖着暖和的脚丫子摸回绿台,史上最莫名其妙的音乐节压轴Jack Johnson已经在调音了。如果没有断断续续没完没了的小雨,其实JJ可以算不错的句号,调子舒服,反正没人知道也没人关心他在唱个啥。我俩本着有始有终的老阿姨思路,决定看完特邀嘉宾the Pogues再走。阴风阵阵的山坡上,只有没睡着没去蹦迪的人们坐在黑灯瞎火的几滩雨水里,台上明显已经不知道是喝醉还是磕high的老爷子,把好好的苏格兰小酒馆风唱成了Lenord Cohen,还要鼓动我们老年人跟着一起跳大河舞……不过跳跳确实暖和起来些,所以在七月,本应盛夏的山夜却犹如居于荒寂的秋谷,我们就这样消磨完了在Fuji Rock的最后片刻。

最后一日清晨,收起帐篷,扔去套鞋和小板凳以后,我心头也有涌过一阵悸涩,大概类似于大学时代与室友最后一夜通宵ktv之后的感觉,怕这是再也无法复制以及重访的经历。但排着队等着大巴离开时,又听起了Headlights,就感觉好多了。对我们老阿姨来说,真是个酷毙了的假期呢。

 

Arcade Fire @ Fuji Rock

某骗钱天团每次出来风风光光巡演完一年,就会三年毫无音讯地窝起来做下一张专辑;某骗钱天团满世界巡演,却几乎完全不来亚洲,唯一落过脚的也只有日本;所以这次,我在该天团为期一年的巡演快结束时,果断杀去日本完整了一下人生。

AFgroup
Fuji Rock相对来说,大概是最不艰苦的一个音乐节了。直到周六下午Travis的场子结束,我都还觉得日本的festival-goer挺淡定的:穿着各种小清新坐在山坡上晒晒太阳,或靠近pogo区松散地站着,偶尔就着音乐跳一跳;哪怕就是在pogo区里,除了前三排个别不要脸,大家也都是彬彬有礼一如平常日本街坊给人的印象。

没想到,这之后登场的某本土“朋克”团如流感病毒般钓出了一群跳水疯子,让挤在头排的我们苦不堪言:耳边环绕着叫人反胃的噪音立体声,身后跳水的像躺在元禄传送带上的寿司一样不停招呼过来,男女皆有,个个如同患了躁狂症的大猩猩,抽搐式地在我们头顶张舞着手脚…… 身前,保安大哥机械式地重复着蹬台阶、抓四肢、抱过围栏甩地上的动作套路,他们浸透汗水的白色老头衫始终在我们头皮上搓阿搓;身后,刚才还温文有礼的日本人跟冬眠初醒的吸血鬼一样奋力往前推搡着把我们不停往铁围栏上撞……

(…所以某国的变态之多绝非偶然,such a pretentious moral code they have!)

直到这夜的散场,我才注意到露在外边的手臂和大腿已布满大块深色乌青,简直就跟被SM过了似的。不过那个时候,我已经心满意足觉得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了,那当然是因为Arcade Fire的演出。待收好保安大哥送的setlist,终于放宽了心开始大口喝水,我又回想起大约15个小时前,我还在桑拿般的帐篷里依旧赖床不起,跟着山丘那头远远传来的天团试音哼唱着Sprawl II和Rebellion呢,多么梦幻的一天。

其实金牙的场子刚结束我就开始大声唱Rebellion那段chorus了,此时离天团的开场还有一小时整。对此,当时跟我紧贴着身子实在没法划清界限的猫姨只好跟旁边的尼桑姑娘尴尬地笑,用一句“crazy fan”带过,而我已经迫不及待把淘宝来的海地国旗捞出来挂着了……在“朋克”团session我跟面前的保安大哥已经建立起了革命战友般的情谊,这会儿他施施然挂着一副“怎么还是你”的表情站回到我面前,瞄了眼我抖出来的旗子,终于没忍住,开口问我是不是专门来等“最后那个团”的。我果断一脸安利地秀给他T恤上的logo,他wow了一声,接着鬼鬼地朝我眨了记眼睛……一定是好事。

roadie们出来准备台子时我正在大声给猫姨普及天团各人的名字和站位,cindy大概也是循着我声音里浓浓的脑残粉调性才在此时认出了我们。转过身认亲时,我看到后面有人在挥舞加拿大国旗,突然就心里一紧——好似前面的各种蹦达只是梦境里不着调的兴奋,却在那一秒猛然意识到这都是真事了,真的马上就能看到现场了,想了四五年的现场。

我像个生锈弹簧般尖叫着迎来Reflektor的前奏。

真的,无论平时我怎么嫌弃越来越胖的主唱,爱装逼也好,不会很多种乐器也好,到了他张嘴的时刻,我一样用“欧巴你最最酷”的炙热眼神盯着台上。毕竟没有他,就没有独角兽一般的Arcade Fire。这一轮tour的装备里面,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服装。所以当Win套着黑白西装踩着点跳上来把全身力气都压在话筒上唱出第一句并且这一切发生在离我不到十米的地方时……

richie
55555我最喜欢Ginger了

Reflektor就像其他众多AF的歌一样,拥有着非我莫属、其他人谁也无法唤出的味道,它为整场的老年Disco定了基调(啥?)。我仍然坚持认为Flashbulb Eyes是我最讨厌的歌没有之一,而熬过了这两首以后(啥?),对我来说,Power Out真正开启了这个最疯最美最重回十八岁的夜晚。

当然啦,这个时候,我身后的尼轰人民也群情激动得不行,推搡程度只比下午的朋克团还变本加厉,但我们真女汉子健身了半年不是白健的,凭着鸡血和栏杆的优势硬是把后面十几排扛了回去,有微醺的流氓趁机用关节顶我,我哈哈哈随着节奏一边pogo一边一肘子一肘子哈哈哈加倍力给顶回去。看真爱演出的时候别把我当女的,哼!好战友保安大哥也特别给力,火眼金睛伸出大手把那流氓一把揪住,威吓一番,尼轰流氓也真是没骨气,立刻软了,于是众人瞧在眼里“这个迷妹是有靠山的啊”瞬间我四周空气就流通了(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我特别心机婊啊)。

在这同一天第三次唱起Rebellion的时候,我自己都听得到自己嗓子已经开始撒野控制不住高八度了。谁在乎!猫姨奋力转过头来说你家天团果然现场很赞。那是必须的!乐队成员们在每首歌之间匆匆交换着位置,我一会儿盯着ginger,一会儿盯着女神,一会儿又看着弟弟痴癫的动作傻笑,手里从猫姨那儿借来的相机果然是不够的,多想把每一帧每一秒都刻下来……

相比主唱如同凯拉奈特利一样的用力过度脸,ginger爱抚乐器时专注的表情才是我的G点,我最喜欢的乐队成员始终是他;而女神在现场出人意料得萌,她的靴子随着拍子不时蹬向地板,在没有提琴的乐段里她用几乎是笨拙到可爱的姿态扭动着,生生划出一片只属于她的3*3*3的绝对领域,沉浸其中;Jeremy,作为天团曾经的颜值代表,照例露出一大片手臂纹身,眼神犀利不需要烟熏妆来矫情;弟弟还是那个带来最多欢乐的神经病弟弟,跳大神似的弹着合成器,衬得旁边的owen格外挺拔、绅士、并且“正常”。

相对来说我更爱Regine的嗓子,不过这张专辑里并没有Regine独唱的曲子,于是前半程基本都是Win在主唱,全场气氛在The Suburbs/Ready to Start/Tunnels三首金曲连播时达到了一个小高潮(而我反正一直在高潮)。因为今年Coachella的视频已经舔了好几遍,缺少真人现场伴舞的We Exist在异装如家常便饭一样的尼轰显得尤为平淡。在这些年一次次的各种单碟循环过程中,No Cars Go的任一个版本都并没有给我额外的灵感,这现场却让我一下子爱上了:我突然意识到,这是首比wake up要uplifting得多的曲子,而且正是Regine的伴音为这首歌注入了一种奋不顾身式的勇气。

Between the click of the light and the start of the dream…

所以当这首曲子的尾声鼓点渐渐转调成Haiti的前奏,于我而言正是再恰当不过的惊喜。在周围的人意识到这已经是另一首歌之前,我抖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海地国旗,猫姨心领神会地拉起另一角。

Regine唱起“海地,我的国”,海地国旗也在他们面向的头排飘了起来。

因为会挡住身后人的视线,我们没挥几下就放低了旗子,垂在栏杆前随着节拍左右摆晃着——

然后突然之间我就看到Win丢下bass,三两个大跨步从台上跳下来跑到我面前了;然后突然之间他就一把抓走旗子转身从舞台边的台阶上去了;然后Regine就从他手里接过旗子跳起来了……

整个过程不到10秒钟。我想我大概是从头到尾定着一张羊驼脸……啥?刚才发生了个啥?!然后我就疯狂尖叫着抓起猫姨的相机拉Regine的近景:

win
你拍我 我拍你 口亨

旗子贴着她身子往复飘逸,她转着圈,仰着头望着旗子,跳着,笑得很开心,好像斗牛士挥舞着他的红袍子那般自豪;接着,她站定了将旗子披在肩上,唱起那段呜呜呜的chorus来——

这必须是我2014年的人生至高点,迷妹生涯的最大成就,可以骄傲一辈子——我那时猛然意识到,原来舞台背景的配色和海地国旗是一套的。一曲几近唱罢,Win走到两位海地打击乐手面前,将麦克风递到他们嘴边,让全场都能听见他们即兴唱起的一段海地小调,而Regine也跳过来,把旗子挂到他们的鼓架上。

于是这后半程演唱会我大概就接近失心疯了,相当于“我是官方认定的脑残粉你们谁敢再撞我试试看老子不踩死你”的状态。所以居然在头排还能成功转身看Regine在B台跟Win遥相对唱It‘s Never Over,人在极端情况下的体能和力气果然没有上限……

这是现场效果最令我赞叹的一支歌:Win 垂头坐在舞台最前方的音响上,背后的幕墙投映出Regine魅影般的脸,如冥河那头的欧律狄克一般,既近亦远。我看见“俄耳甫斯”抬起头,痴眼望向远处的妻子,身前背后,他能分辨哪一个才是心中的幻象吗?

It’s over too soon…Sprawl II是太多人的最爱之一了。因为提前做过功课,我知道这就是返场前的最后一首歌,从头跟唱到底是必须的。咚,咚,咚咚咚,前排所有的人都在跳,咚,咚,咚咚咚,我们跟着Jeremy的鼓点pogo,咚,咚,咚咚咚……直到唱出最后一句I need the darkness, someone please cut the lights,唰,舞台上的灯全灭了。

“还有三首歌”,我跟猫姨讲。“这么快?!”“嗯。。。”

所以喊吧。喊吧。最后的机会了……天团也是干脆,没多久大头娃娃就排一溜爽利地出来了。既然是是在日本,我也就没指望头套底下藏个Spike Jonze之类的惊喜,老老实实等着Normal Person——新专里我最喜欢的歌——以至于感觉Win一成不变的串场都显得做作无比。这还不算,Normal Person跟着跳到一半,面前就来了几个搬鼓风机的汉子晃眼,略毁好不容易堆积起来的热度。那会儿我就在想,如果还有二刷天团的机会,不能再站右边花痴Ginger了,下次还得站正中央。

RaRa来了,鼓风机呼啦啦转起来,吹了我一脸一嘴巴白色confetti。忙不迭从嘴里挖纸片时,想起来cindy在豆瓣上说天团的纸片是咸的,骗人嘛,差评。但往外喷的仍是满肚子不舍得,知道等所有纸条落地,就意味着只剩最后一首Wake Up了。

显然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一回头,后排那面加拿大国旗又飘了起来。忍不住想,在场这上万人里,会有多少看过那年coachella的视频。现场没有竖琴煽情,却有人山人海唱着同样的词和曲,虽站在头排,也仍能感觉来自后方的音量完全抵住了舞台的声响。

Wake Up对我来说,已经是一首属于过去的歌了,像是已经跨过了这个阶段不再需要这首歌,可现场奏响,我仍旧中二地激动得不行,感动得不行。直到最后一个音符,曲终人散,感觉身边的躁动逐渐凉下来,我还有点愣神地站在那儿。

哦对了,那面海地国旗后来就一直挂在那儿,直到完场,我看见两位乐手仔细收起旗子将它随身带走了。

像是火山熔浆终于流到了脚底,我瞪圆了眼睛对着刚取下耳塞的战友保安依旧大喊大叫:setlist, please! 他真好,真的跑上舞台,从roadie手里抢下三张中的一张,回来递给我,他跟我说,你的旗子被他们拿走了,这个就算是回赠。谢谢,谢谢,我给他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大哥身上跟我一样湿,肌肉可真有弹性呢。他伸出手搂着我们合影,我对他和他的同事们说,谢谢你们,让我度过了今年最美好的夜晚……

平心而论,虽然天团台上的排场浩大,也会分AB舞台搞互动、也会喷confetti造气氛,但仍不如马德里那场coldplay般令人眼花缭乱——我绝不会否认我就是享受这种媚俗的五光十色的体验——但毕竟AF的前三张专辑对我的意义与英国五月天不可同日而语,哪怕没那么喜欢Reflektor这张,我也顶着一颗脑残粉的心跳完了整场。从中午12点开始占位到晚上近11点完场,中间只喝了一瓶水,吃了一块压缩饼干,基本上最后几首歌我完全是靠鸡血在撑着。鸡血的力量就是有那么大!顺便说,后来我们吃完了零点去排队泡温泉,脱下T恤的时候,发现里面厚厚一层白乎乎的盐花。

p.s. 出发前一夜,我为了表现脑残粉的投入程度(并不是……),抓了setlist.fm的数据拟合出来一张setlist,跟最后拿到手的这张一比较,出入无几,果然天团对亚洲市场根本不上心嘛(摔!),就是休假回来随随便便掏了张纸演了最基本的,一支歌都没加,更别说一个城市一首cover什么的了。

Predicted Setlist the Authentic Setlist
1 Reflektor Reflektor
2 Flashbulb Eyes Flashbulb Eyes
3 Neighborhood #3 (Power Out) Neighborhood #3 (Power Out)
4 Rebellion (Lies) Rebellion (Lies)
5 Joan of Arc Joan of Arc
6 The Suburbs The Suburbs
7 The Suburbs (Continued) The Suburbs (Continued)
8 Ready to Start Ready to Start
9 Neighborhood #1 (Tunnels) Neighborhood #1 (Tunnels)
10 No Cars Go We Exist
11 We Exist No Cars Go
12 Afterlife Haïti
13 It’s Never Over (Oh Orpheus) Afterlife
14 Haïti It’s Never Over (Oh Orpheus)
15 Sprawl II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 Sprawl II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
16 Normal Person Normal Person
17 Here Comes the Night Time Here Comes the Night Time
18 Wake Up Wake Up

 

即使是这样,这一夜仍然是今年最棒的夜晚。

现在讨厌AF都已经成了一种逼格体现,我知道的。可是,个人喜好若以时兴观点为转移的话,格局不是大了,而是小了。

A look on the setlist of Reflektor Tour

So, I’m heading to Niigata tomorrow, to see my favorite band at Fuji Rock. I’ve done a few preparation work already, and yet still wondering which songs they would perform on the stage in Mt. Naeba.

As I’ve learnt (only) a bit JS recently, this afternoon I took some time after wrapping up all the office work, and wrote a mini script so as to crawl the setlist data from Setlist.fm.

Given that I still have my luggage to load, here’s some quick takeaway on the Reflektor Tour setlist of my favorite band, Arcade Fire.

(and feel free to download the raw dataset here, if you have time and interest to play with it.)

Please be aware, all my analysis/assumption below, are made on the premise that Setlist.fm got all the setlist correctly.

 

The Reflektor Tour is started from Jan 17, at Big Day Out Auckland. So far, 53 show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20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top 15 most performed tracks are:

Reflektor 53
Ready to Start 53
The Suburbs (Continued) 53
Here Comes the Night Time 53
Rebellion (Lies) 53
Afterlife 53
The Suburbs 53
Neighborhood #3 (Power Out) 53
Wake Up 53
Sprawl II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 52
Normal Person 52
No Cars Go 48
It’s Never Over (Oh Orpheus) 47
Neighborhood #1 (Tunnels) 47
Joan of Arc 44

My festival mate Sophie’s favorite number Laika has been performed only 7 times…but still, a much bigger chance than my dreaming number Headlights Look Like Diamonds (only once, in Paris). Another one with fairly small chance yet I would love to hear in Japan is Supersymmetry (4 times so far), finger crossed. Oh, and Get Right, please!

35 out of 53 concerts, they treated the audience with extra 3 or 4 songs. The Encore part is actually quite stable, except covering other bands’ songs, which they did very often, those most performed titles are:

Wake Up 33
Here Comes the Night Time 29
Normal Person 24
Reflektor 4
Neighborhood #3 (Power Out) 4
Ready to Start 2
Rebellion (Lies) 2
Keep the Car Running 2

Although with those always very refreshing covers, I would not dare to say this part is predictable, either.

Another fascinating point would be the order of the title that appears on the setlist, some songs’ position are more frequently changed than others (when you look at the St. Var. column, the smaller the number is, the greater chance it would appear within a narrow consistent range on the setlist):

Title St Var of # most likely #
Reflektor 6.8 1~2
Flashbulb Eyes 2.4 2~3
Neighborhood #3 (Power Out) 4.7 2~4
Rebellion (Lies) 4.1 2~5
Joan of Arc 2.4 3~6
The Suburbs 1.1 5~8
The Suburbs (Continued) 1.1 6~9
Ready to Start 2.3 7~10
Neighborhood #1 (Tunnels) 1.5 7~11
We Exist 1.9 9~12
No Cars Go 1.4 10~13
Haïti 1.7 11~14
Afterlife 2.2 12~16
It’s Never Over (Oh Orpheus) 3.0 13~17
Sprawl II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 2.4 14~18
Normal Person 7.0 1 or 14~19
Here Comes the Night Time 6.1 16~20
Wake Up 4.8 17~21

(yeah, ready to take out the Haiti nation flag from my bag before the 10th song ending)

Therefore, (just) statistically speaking, a most likely Reflektor Tour’s gig setlist would be (except there must be 1 or 2 covers of course):

1 Reflektor
2 Flashbulb Eyes
3 Neighborhood #3 (Power Out)
4 Rebellion (Lies)
5 Joan of Arc
6 The Suburbs
7 The Suburbs (Continued)
8 Ready to Start
9 Neighborhood #1 (Tunnels)
10 No Cars Go
11 We Exist
12 Afterlife
13 It’s Never Over (Oh Orpheus)
14 Haïti
15 Sprawl II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
16 Normal Person
17 Here Comes the Night Time
18 Wake Up

 

And it appears, North American fans have enjoyed a bit more songs per gig…

Month Area Concerts Total Avg. Length
Jan-Feb ANZ 8 17.1
Mar North America 9 20.6
Mar-Apr Latin America 5 17.2
Apr-May North America 11 19.1
May-Jul Europe 21 18.4

 

Plus, contrary to my blinding optimistic, (sadly) music festivals don’t really get more songs than other venues:

January
Big Day Out Adelaide 17
Big Day Out Auckland 17
Big Day Out Gold Coast 17
Big Day Out Melbourne 17
Big Day Out Sydney 16
February
Big Day Out Perth 16
March
Lollapalooza Chile 17
Vive Latin 17
April
Coachella Festival Weekend 1 18
Coachella Festival Weekend 2 18
Lollapalooza Argentina 17
Lollapalooza Brasil 17
May
Jazz & Heritage Festival 16
Primavera Sound 21
Rock In Rio Lisboa 21
June
Glastonbury Festival 19
Hurricane Festival 17
Northside Festival 18
Norwegian Wood 19
Pinkpop Festival 12
Rock In Roma 19
Southside Festival 17
July
British Summer Time 19

 

Unfortunately it’s almost midnight in Shanghai now, and in order not to miss the early flight next morning, I need to go to bed ASAP instead of digging more on the data. I’d say all the above assumptions are made just for fun. I would not take them too seriously: I think Japan is always a very unique place for Arcade Fire, after all, it seems to be the only Asian country they’ve been tapped into (I might be wrong, though). Plus, it’s Arcade Fire! you’d always expect something surprisingly awesome from them. So, I can’t wait to see what they would bring us in Fuji Rock after 3 weeks’ break!

五一欢庆草莓健身节补档

事实证明,赚钱只会促动更凶猛的花钱。

比如三个月前草莓健身节的时候,我用比汉子还汉子的身手(竟然)短短一小时内就换得早早订好的早鸟三天pass,结果安检姐姐一看,给我的三天pass三张票居然其实是三张三天pass票,于是我把多出来的票分别以业界良心价和不那么良心也不算太黑心的价卖给了豆瓣不知名网友和门口的黄牛,不仅免费参与十万人健身节,还小赚了一笔。

然后转眼我就以百倍的代价订了TIFF+宽街的行程……

所谓花钱一时爽,接到账单就火葬场了。当然蹭了三个月这会儿才想起来补档,不是来哭穷,是因为再不补,以中老年人的鱼记性基本就快忘光了。总体来说,虽然健身完毕对主办方的水平已经真的无力吐嘈,但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还是对这届草莓很满意:以调音接近车祸的天爆为开始,又以曾经很心水的blue foundation圆满收尾。

Explosion in the Sky:

第一次围观mono以后就去补过课,然而那时只是拿来当上班的背景音,并没有特别上心。现场不一样,玩儿后摇的人好像总有些“严肃”艺术家的正直气场,一下子就能把小清新拨成高大上似的。那会儿我刚从换票处的桑拿房出来,挤到主舞台人群大约十几排中间偏左的位置,正烦躁着,一开场立马被音墙安抚了,整个跟喝了大瓶太太口服液一样地平心静气。(等等,画风不对吧,难道不应该是群情激动、频频点头、一脸陶醉么。)

考虑到后继接茬的天后张的滋味实在无法几句话说清道明,唯有在场才能体会……想想天爆还算好的,至少有调音可以赖,而且总算还是人山人海很给面子的。

H.I.M.:

因为天后的缘故,主舞台前面被挤爆了。是真的爆了,我在前头啥也不知道,回来才看人说,原来为了控制人流,铁栅栏都竖起来了,想进的不让进,想出的不让出。110看形势不对让直接取消演出,主办方好说歹说才要来半小时,于是就有了(大概是)全世界音乐节史上最短的headliner演出。嗯,4首歌,我没掐表,听说是26分钟。

What a shame…

H.I.M.也是众多高中晚自修和夜宵伴侣之一,虽然那时候就没有很爱,可好歹算是老年人缅怀过去的机会,总不能放过(反正也出不去……)。但果然十来年不听,调调只是隐隐约约似曾相识,当然我会怪罪于仍旧一片糊的调音而不是我鱼类一样的记性。总而言之,没想到主唱大人时nian至lao今se日shuai居然还唱得动跳得动,十分励志。

IMG_20140502_190037所以结论是(伪)重金属还是留给你们年轻人玩吧,真的。

后来听说北京场因为大风把棚顶刮了,于是整个从天后张的场次开始全部取消……H.I.M.十几个钟头飞过来,面对着近万名(曾经)年少轻狂的文艺中年唱了半小时,就轻松拿走几十万刀,不知道他们是想哭还是想笑呢。

Blue Foundation:

实话实说,我果断出手早鸟票就是因为看到有他们,虽然没被安排在主舞台。于是周六吃了个下午茶出门,提前去占位顺便听了个超级市场。电音绝缘狗表示出乎意料的好听(大概因为其实不算电音……吧……),意外的收获,顺便也占到了舞台前面第二排最中间的位置(第一排全被候着晚场X玮玮的文艺少女及其男友把住了)。

这场演出。好。很好。求更多!T.T

尼玛为啥每只我爱的乐队都有一个臭p装b的男主唱呢。而且为啥这个臭p装b男主唱的嗓子总是能戳到我心眼儿里去呢……不过现场为Blue Foundation加分的必须是美貌与实力并存的女主唱大人!Eyes on fire的verse部分唱起来时我就觉得挥汗如雨换来的票值了值了,清冷的女声在屋顶盖下面蹿来荡去,两人那销魂的台风,销魂的走位……如果我身边没有那么多人简直完美。

还有come and dance, come, and, dance…是可以连着回味几个晚上的余音。

 

然后我就出门左拐把票根200大洋卖给黄牛并且得意洋洋地回家了。完。